雨势渐渐变大,带着漫天氤氲的水汽,弥漫在院子里,也蔓延到延英殿内。
空气湿润,带着落花的香味,还带着气候转暖的热气,丝毫不觉其中的寒凉。
长安城浸润在初夏的雨水中,干涸的大地使劲吸允着甘霖,充满了生机和活
力,同时大唐上空还笼罩一层乌云,就是宫内流言蜚语传出的一朵带着闪电的乌云。
果不其然,丁瑜洲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武媚娘一听到消息就逮捕了上官
仪,但是当天整个长安城就都知道了。
帝后之间关系不睦,皇帝意图让宰相起草诏书废除皇后。
如此大事,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国之大事,因为涉及帝后关系,更是百姓
们茶余饭后所议论的话题。
天底下的吃瓜群众很多,而且习惯大多一样,越是那些私密性的话题,越能激
起吃瓜群众的津津乐道的谈资。
朝中很多达官显贵是最先知道的。
很快,就连皇后的母亲荣国夫人杨老夫人在当天下午在侍女搀扶下入宫求证事
实真相,老泪纵横不已,直到见到武媚娘安然无恙,一切安好,地位稳固才重放笑颜。
杨夫人来时,丁瑜洲恰好还在,正陪着武媚娘接受太医的诊脉,见到杨夫人本
想离开避嫌,却被武媚娘母女同时叫住,她们都没拿丁瑜洲当外人。
丁瑜洲知道杨夫人不是一般女子,出身贵族之家,是前朝的皇室,深谙宫廷之
道,只看了武媚娘的肚子一眼,就似乎猜出了其中的端倪。
杨夫人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忘记丁瑜洲当年对她的救命之恩,所以对丁瑜洲有着
一种亲切之感,对他的态度与对待其他大臣明显要亲厚很多。
今日杨夫人的态度却有些不似往日,有些严肃。
他们三人坐在延英殿的暖阁中。
武媚娘斜靠在贵妃榻上歇息,杨老夫人坐在月牙凳上陪伴在侧,闲话家常,倒
显得丁瑜洲有些多余。
暖阁内有黄花梨木的家具、各色陈设物件,还有很多日常用品,但都是精雕细
琢的精致物件,就算一些古拙的玉璧,那也是宫廷收藏的珍品。
丁瑜洲早就将架子上的文玩摆件一一扫描了一遍,哪几件是官窑新烧造的瓷
器,哪几件是宫中珍藏,他都可以说出具体详情,完全可以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
可惜不是他的,就算是他的,他也无法带回现代社会,再者他是大唐首富,家
中类似物品也不少,所以这些物品还不足以吸引他的挑剔目光。
丁瑜洲全程话不多,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由自己设计并授意内侍省制作的官帽
椅上,看着窗户外边正下着的大雨,又看外面屋檐下流下来的水流,有种难以言说
的温馨。
“娘娘没事,老身就心安了,只是当下如何处理此事,堵住朝臣们的嘴巴,需
要好好筹谋一番啊!”
杨老夫人刚才一直对武媚娘嘘寒问暖,后来突然话锋一转,对着丁瑜洲说道。
丁瑜洲一直陪伴左右,并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只是礼节性地陪笑点头,此时
听到杨老夫人与自己有着同样的担忧,见她又是对着自己说出此话,忙回应道:
“老夫人所言甚是,在下也是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说辞才能
堵住悠悠之口才是。”
杨老夫人上下打量了丁瑜洲一遍,双目炯炯有神,浅笑道:“素闻丁大人足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