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宫中,太平公主立即将此事告知了武媚娘,武媚娘听后勃然大怒,一怒之下差点掀翻了面前的一尊御案,连累着案几上的一尊和田白玉雕花盘摔到了地上,摔得粉碎,由此可见,武媚娘气愤之极。
可是,她又陷入无奈的尴尬境界,危险一步一步加深,她的外戚中已经后继无人,除了这贺兰敏之之外,已经没有再合适的人选了。
武媚娘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一度之间不得不做出隐忍,不得不息事宁人,交代太平公主和随行宫女不得乱说,更提醒丁瑜洲不得将此事外传。
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
投鼠忌器,这个词目前用来形容武媚娘最合适不过了。
面对着大唐国内国外的复杂局势,加上咸亨年间更是大唐政局不稳的时间段,国家各项工作都处在危难之间。
作为大唐国母的武媚娘一块快愁绪郁结于心,难以快乐和轻松。
好在有丁瑜洲在旁协助,在旁支持她,才让她内心深处能够有一丝依靠,获得一丝安慰。
贺兰敏之在武媚娘的隐忍之下,躲过了一场惩罚,只是被宫内太监训斥一番,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还没有到终结的时候。
贺兰敏之毫不收敛,报复心切,愈发任性恣意妄为起来。
由于他凄凉的遭遇,处境的尴尬,一度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变态式的扭曲,支撑着他的胡作非为。
可以说在这个期间,武媚娘给予了贺兰敏之以极大的耐心,这是武媚娘平生以来第一次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忍耐感对待一个人的底线挑战,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
由此也可见,在这个时期,武媚娘是处于一种无人可用,无人可选的尴尬境地。
丁瑜洲原本从史书记载上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原先他还纳闷甚至怀疑,如此强悍的武媚娘,竟然出现了如此软弱的面孔,竟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忍气吞声,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他亲身经历之后,才真切地明白武媚娘当前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就如百姓家中到了冬春之际的青黄不接时期,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段时间最是难熬,但是只要熬过去了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借着武媚娘的忍让,仗着有杨夫人的宠爱,贺兰敏之作威作福起来。
百姓们有苦难言,深受其害。
满朝文武对这个京城恶少表示出反感,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们对于贺兰敏之的弹劾犹如雪花一样,飘入大明宫,堆积在了武媚娘的御案之上。
看到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疏,武媚娘很清楚里面都写着什么犀利的暴怒的语言,可是为了保存外戚的势力,她惺惺作态,实际上却充耳不闻,表示出十足十的忍让
继续阅读!正是因为武媚娘的一度忍让,让贺兰敏之对武媚娘的报复之心愈发强大,如同熊熊大火越发燃烧起来,以致于贺兰敏之认为武媚娘怕了自己,所以更加有恃无恐地做出让所有人都为之不齿的荒唐事情。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忍耐和纵容下,贺兰敏之的心理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量变的积累下,质变的爆发已然显现,他的心理活动近乎疯狂,近乎变态,甚至失去了人伦底线,失去了纯真的本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