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敏之被流放了!
他听到消息的时候,便哈哈大笑,嘴里咒骂着天道不公,小人得道,杀母杀妹之仇无法得报,此生有愧。
丁瑜洲本想去送一送贺兰敏之,觉得他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亲人一个个离开,只剩下他孤零零,他被被强悍的姨母所控制左右,才以至于出现了今日荒唐的行为,可是丁瑜洲又觉得与其送倒不如让记忆定格在曾经,或者就此终止,停留在对昔日那些震撼华丽的精彩瞬间。
贺兰敏之如同一双破鞋子被武媚娘扔了出去,从长安一直扔到了广州。
贺兰敏之踏上被贬之路后,受尽磨难和辛酸,他早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风华绝对的俊朗公子,清俊的容貌被风沙所摧残,尊贵的身躯被镣铐所抽打,阶下囚的滋味不好受,简直生不如死。
人生总是要谢幕,每个人有各自独特的方式,有着不同样的方式,但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不要留下后悔。
不过,贺兰敏之的谢幕或许是有后悔的,他在前往雷州的途中,刚过了韶关就发生了意外。当地的官员暗中用一根马缰绳把贺兰敏之给活活勒死了!
此事上报朝廷时,武媚娘将奏疏留中不发不让大臣们讨论,也不再追究此事的责任。
这件事只有丁瑜洲知道,那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上头的意思,地方官员有十万个胆子也不会如此。
这是武媚娘的意思!
既然已无利用价值,那就弃之如敝履,就让他永远不要碍眼了。
贺兰敏之走了。
武媚娘失去了一个得力的潜在的助手。
她依旧只有丁瑜洲这么一个真心待她的人,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经历这些大风大浪之后,武媚娘愈发珍惜与丁瑜洲的关系,愈发珍惜丁瑜洲的存在,经常担心和害怕丁瑜洲的离开
丁瑜洲非常贴心地真心地配合着武媚娘的施政方略,发挥着自己掌握史书的“上帝之眼”,提出一项又一项合乎大唐发展规律和现状的治国之策,着实让武媚娘深感放心,也着实让百官为之敬佩,他的才华与德行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和仰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万物都在发生变化。
武媚娘的儿子们渐渐长大了,民间有句俗话说,儿大不由娘,武媚娘正渐渐地体会其中的滋味。
虽然这些儿子们并不知晓他们的生身母亲究竟是谁,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武媚娘的儿子。
武媚娘名义上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当前的太子李弘,之前他的出生让武媚娘获得了皇帝的青睐,更是她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