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后一声令下,在殿外守候多时的十八名太监听到命令,立即步履整齐地跨入殿中。
脚步声虽然错乱,但是这罕见的阵帐却还是震惊了一众宫人。
按照大唐律法,大殿之上严禁携带武器入内,而这个时候十八名孔武有力的太监光明正大地一人捧着一副铠甲,俨然成了大殿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日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的铠甲反射出骇人的寒光冷气,预示着不祥的征兆。
细心的大臣发现,那几副铠甲明显是新做的,是尚未穿过的,并且是用最坚固结实的材料制作而成。
如此精心打造的铠甲在大唐当时的军队里头,也是非常珍贵和罕见的。
如此精致又坚硬无比的铠甲出自何处?显然与太子李贤有关,很多大臣已经猜出了其中的一些缘由。
大臣们只是冷眼看着,全都不再说话,连议论之声也没有了。
太子李贤虽然还没有到“墙倒众人推”的地步,却也已然到了摇摇欲坠的危险境地。
大臣们虽然不敢对太子李贤表现出“墙倒众人推”的行径,但仍然表现地极其冷漠,生怕说出任何一句话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安危,所以大家全都默默不语,只等着天后的最后表态。
丁瑜洲神色淡定,丝毫没有惊讶神情,反倒有种事实验证了设想的踏实感。他只是侧目而视,并没有像其他大臣们那样,盯着那十八副铠甲不移开眼神。
他安然地站立着,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生和变化,心中有偷偷的小激动,好奇地想看看武媚娘究竟会如何利用十八副铠甲说出“花朵”来。
关于太子李贤被指控谋反这件事是被记载于史册的,丁瑜洲也是知晓的,但是他总觉得事情发展的真相远远没有记载的那么简单。
很多大臣都在心里盘算着,为李贤感到浓浓的担忧,太子东宫被调查,好像太子还并不知道,完全还被蒙在鼓里。
丁瑜洲听到身后的大臣队伍中有人喊了一句:“唉,太子不好当啊,这个太子恐怕今日也要大祸临头了。”
虽然无法断定是哪一个大臣所发表的感叹,但是这代表着大家都知道太子的必然结果了。
今日朝会没有让太子参加,就已经说明了其中的一些隐喻,就已经表明了天后的意图,很显然就是要将太子排除在外了。
带着疑问和好奇,很多大臣全都直勾勾地看着已被太监们放在地上的十八副铠甲,脸色凝重,心情忐忑不安,他们不安的,不是太子的下场,而是自己的未来。
武媚娘居高临下,环视一圈殿中群臣,高声说道:“这十八幅铠甲是从东宫马厩里搜出来的,东宫里的武器装备都有定数,兵部都有严格登记,作为正常防备之用,但是这十八副新制铠甲被有意藏在马厩里,而不是正大光明摆放着的,这就说明其中必有蹊跷。”
大臣们听到皇后这样说,均表示信服地点点头,确实此时既不是战乱,又不是国难,并没有置办武器装备的必要。
东宫外面有皇家御林军守卫,根本不需要自备武装,东宫马厩藏有武器,着实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