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气晴朗,终于穿上了内裤的薛绍,心情也随着天空的太阳一扫阴霾。
照例上朝点卯,熬到中午回家吃了午饭,下午便来到老宅查看。
“家主,沙模已经备好,只要再有一个时辰,等炉中生铁都化为铁水,就可以进行浇铸了。”
这个时期的冶铁工艺已经极为发达,有水碓粉碎矿石,水排鼓风,耐火砖和竖炉也发展的很是先进,在掌握了炒钢与灌钢法之后,生产钢铁的技术已经不愁了,只是因为矿石开采速度和竖炉太小的限制,无法短时间提高产量。
工匠继续按压皮囊鼓风,随着呼呼的空气声,炉中的生铁慢慢都化成了铁水。穿着牛皮护甲的工匠抬出坩埚,稳稳地将铁水倒入模具,手法娴熟,一连浇了五个模具,用完了铁水。
等铁水凝固之后,打开模具,一个崭新的铁铧便诞生了,铁铧呈等腰三角形,中空的地方用来安装到犁底上,尖头破土,为了验证,这次的五个铁铧角度都不同,具体那个好用,还要试耕一次才能知道。
城南不远,就有十几亩薛绍的永业田。
薛绍和工匠们才到路口,便看到早接到通知的佃户们已经牵来了八九头牛等在地头,除了牵牛的人,还有许多佃户村民围观,农闲时节,他们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活干,平日里听得都是王公贵族欺压百姓的故事,今日听闻驸马爷要下地耕田,自然要来见识见识。
除了薛绍带来的曲辕犁,还叫佃户准备了直辕犁,此时直辕犁已经架好,丁字形的木杠,短的架在两头牛的肩上,长的与后面的犁直接相连,耕地的时候要有三人同时操作。
而另一边的曲辕犁,匠人将弯曲的木轭架在牛肩上,两边拴上绳子拉到牛尾,勾在曲辕上,再拴上缰绳,只需一个人便可以操作,可惜这会没人用过曲辕犁,还是要有一个人在前面牵牛。
几头牛一字排开,前面的牵牛,后面的扶犁,一声令下,曲辕犁就在牛的拉动之下向前走去,刚开始还不明显,耕了一会,熟练起来的曲辕犁就将直辕犁甩在后面,等到耕完一趟,转弯之时,直辕犁需要人抬,而曲辕犁则不需要,等直辕犁转过弯,曲辕犁已经走了一半有余。
围观的众人看到小小的曲辕犁耕地速度更快,熟练的已经不需要前面牵牛之人,都围到更前,发出阵阵赞叹。
“好啊,真是好,有这样的犁,我们耕田就能更快了!”
“是啊是啊,只要一人一牛,不但空出来人手,还耕得更直更细,真是神物啊!”
“可不是吗,往常耕田,不但牛被累坏了,人也受不了,有了这么好的犁,我们岂不是能种更多的庄稼了?”
众人站到曲辕犁跟前,又看又摸,像是面前的不是犁,而是金银珠宝一样,连一旁操控直辕犁的佃户也丢下自己的犁跑到曲辕犁旁边看。
薛绍在一旁并未阻止,对于农业时代的底层农民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提升耕种效率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看到曲辕犁如此好用,旁边的薛力比薛绍更加兴奋:“家主,真是想不到,只是将直辕改为曲辕竟然能提高这么多效率,真是大好事啊!以后府上的佃户都用上曲辕犁,就能种更多的地了!”
薛绍笑了笑道:“不止府上要用,各州各县,只要是我大唐子民,都要用上曲辕犁。而且,曲辕犁只是第一步,堆肥育种,除害浇灌,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