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
白天的帝都十分的繁华,商业景气,小贩如云。
作为帝国第一大城市,位于帝国的核心地带,四面的交通十分发达。除此之外,巴伐利亚还有一面出海口,位于城的西部。这里是一个十分优良的出海口,来自海外的各种新奇货物全在这里卸货。
除了这个位于城西的出海口外,城南的城门应该是帝都最大的货物进出中心了。城南总共有四个城门,每一个城门都比其他的城门要高上许多,大上许多。
教会控制巴伐利亚之后,各地诸侯对帝都的威胁也就解除了。因此,教会为了货物流动的需要,主张拆掉原来护城河上的桥。
至于进出帝都的运货车怎么过护城河,当时的一位主持帝都防御的教会人员说:“我们直接把护城河填平就好了。”
的确,这样做确实符合教会的需要。
就目前的帝都形势来说,教会的主要敌人不在城外,而在城内。
教会占领帝都之后,唯一没能攻打下来的就是腓特烈一世的皇城。皇城经过历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固,内外两道城墙既坚固又高大,除此之外,两道城墙之外还有无数条深沟护城河。
加上城墙上魔导炮和堡垒的防御,教会迟迟没有把皇城攻打下来。
所以,内部反而成为了教会势力最忌惮的地方,一天攻不下来皇城,皇帝一天不退位,教会就一天不能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而至于城外,目前还真没有教会的敌人。
所有的诸侯,基本上都是教会的盟友。推翻皇帝之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地方的国王。
所以他们也乐得见着皇帝被罢黜。
即便有个别想占领皇城称霸的诸侯,也会被别的诸侯所拉住。神圣罗马帝国经过这么多年的中央集权之后,所有的诸侯最不想见到的就是一个集权的国家。如果有人想登上皇帝的宝座,那就会受到所有诸侯的攻击。
因此,教会才敢大胆的填平护城河。因为,实在是没有人蠢到要攻打帝都。
在教会的计划中,等皇城被占领后,等皇帝被罢黜之后,等教皇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后,教会便会着手改造这座城市。
教会会把巴伐利亚变成一座宗教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为辅的城市。
因此,为了沟通经济,为了多赚取税收,再加上外部形式的缓和,教会终于填平了帝都外面的那三道护城河。
这样,确实带来了商业上的便利。
以往,外面的车队要进城,必须经过三道护城河上的桥,桥的宽度有限,同时能通过的马车和人员也就那么一丁点,自然造成了很多的交通拥挤问题。
自从填平护城河之后,交通确实方便了跟多。
但,这也造成了现在巴伐利亚防御体系的脆弱。
因此,刘明这才提议,快刀斩乱麻,一鼓作气,直接带领大部队杀进城去。
“公爵,我建议我们黄昏的时候杀到城下,趁关城门的那一刻,冲进去。”刘明骑在马上,对着公爵大喊。
他手上符文闪动,给自己的声音套了个加持魔法。
“好的。”乔治公爵回复道。
他实力深厚,也不见得有什么手段,声音自然传到了刘明的耳朵中。
刘明心中暗喜,他这样建议,一方面是处于军事上的考虑,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帝都商业繁华,每天进城的马车和人员无数,倘若是大军直接杀到,恐怕是没杀进去,就被会堵在外面。到时候,会造成很多的不方便。
要么为了照顾平民的伤亡,军队不进城。但刘明估计乔治公爵不会这么做。这样做,就会使他的大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一旦耽误了进城的机会,城门一关,他们就只能做好攻城的准备。但这次行军,这只部队以骑兵为主,并没有带什么攻城器械,临时建造的话,没有一个月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一个月,足够那些地方上的诸侯带兵过来把他们围上三四圈了。
所以,乔治公爵肯定不会那么做。
如果是刘明,刘明也不会那么做。
所以,剩下的就只能是踩着平民的尸体杀进去了。
而这时刘明十分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所以,刘明才提议在黄昏城门快关闭的时候杀进城去。
这个时候,城门快关闭的时候,进城的人寥寥无几,而此时守备的警戒心也最低,正是杀进去的好时机。
乔治公爵显然也是老狐狸一只,对刘明的打算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刘明的建议。
因为,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样的计划,也给军队的行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军队从太阳未出出发,必须在黄昏日落前赶到巴伐利亚城下。
按照一般的行军速度,从诺森伯利亚到巴伐利亚需要两天的时间。而他们这支军队是早上从已经停驻在诺森伯利亚行省和巴伐利亚的交界处,因此就省了一天的时间。
而还有一天一夜的路程,则需要骑兵们在一个白天之内赶到。
“告诉骑士们,证明自己骑士荣誉的时候到了。给我拼命的抽打马匹,马死了不要紧,只要能赶到帝都就好。今天晚上日落之前,我们必须杀到帝都!”
乔治公爵一边抽打着他身下的马匹,一边对他的亲兵说。
亲兵们很快的散去,奔驰在队伍的各个阶段,传达着公爵大人的命令。
猛烈的皮鞭抽在马匹上,所有的骑士都是两匹战马,一匹马载人,一匹马载着骑士们的盔甲和补给。
这是出发之前乔治公爵就已经想到了,为了尽可能的提高行军的速度,乔治公爵也是拼出了全部的家当。
三万名战士,六万匹战马。在平原上疯狂的奔驰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间一到中午,而这样拼命奔跑的成绩也十分的突出。一上午,他们跑了一半的路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