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知道胜邪剑送出去,柳沐雨必定心有不甘,因此送出去前先跟柳沐雨说了一声。后来回府后,他轻轻的跟柳沐雨说了一句:“去拿回来吧,拿回来就是你的。”
这是一着险恶的部署。
偷剑的是柳沐雨,失手了,他可以撇的一干二净。如果成功偷走了,他可以兴师问罪赵文泉,一报今日之仇。朱瞻基是未来的皇储,他岂能容忍一个三品官员对他下指导棋,留住把柄。
身为未来的皇帝,他接受不了,更吞不下这口气。况且,以柳沐雨的功夫,偷这剑简直就是探囊取物。
柳沐雨看着这位殿下,本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刚到喉头,又吞了回去。
可惜的是,朱瞻基今日不该扇了柳沐雨一巴掌,柳沐雨因这事心里有个疙瘩,就没把今日听到的话告诉朱瞻基。赵文泉和陈刚的那段话,才是今日的精华。相信对于朱瞻基来说,跟他的皇位有关的信息要远重要于一把短剑。
目前大明王朝的夺嫡之乱,主要斗争在于两个人,太子朱高炽和二爷-汉王朱高煦。
永乐帝朱棣早早就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本来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朱棣却常常吐露出不寻常的信息,让汉王心有难捱。
太子朱高炽体肥,但宅心仁厚,却不是一个勇猛善战的人。这一点和朱棣的个性大相径庭。朱棣喜欢打仗,喜欢御驾亲征,觉得男人就是要在战场上才有活着的感觉。与太子相反,汉王的个性和行为更像永乐帝朱棣。
当年靖难时,太子朱高炽留守北京,朱棣带了汉王去南京勤王。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幸好朱高煦率军赶到,奋勇杀敌,救了朱棣一命。朱棣欣喜,竟脱口而出:“太子体弱多病,好好做,有一天会轮到你。”
朱高煦把这几句话当做是争夺太子之位的信号,从此觉得永乐帝朱棣心中真正所属是自己。也因此,展开了十数年来,太子与汉王的帝位之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