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年,朱允炆的心理变化很大。
头几年,躲在葵花寺,他削去青发,盘坐念经,想要从此常伴青灯古佛,了结一生。但毕竟他是当过皇帝的人,过惯了锦衣玉食、一诺天下应的生活。如此清淡的生活,不一会他就厌烦了。
葵花寺很小,只有雪巍和两个小和尚,一个叫做明芝,一个叫做明通。两人负责打杂做斋饭及打扫,还有服侍雪巍老和尚。寺庙很小,这三人在寺里仿佛就是世界的尽头,一日内对话可以不超过十句。
朱允炆来葵花寺的时候才二十四岁,正值心智、能力、体力处于巅峰的状态。第三个月,朱允炆就耐不住了,更何况他心里还念念在兹要重回南京应天城。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pp,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葵花寺的武功秘笈就封在葵花寺,没有人动过,却无意间被朱允炆拿出了。
宋朝末年,太监和曹萧泰相遇在这道观里畅谈武学,才将葵花剑法融会贯通。此时太监的武功俨然是天下第一,见南宋政局显露败象,已无心思回元大都。遂决定游山玩水,飘然一生。而后太监将葵花剑法的秘籍封在这寺庙里隐秘处,又捐了一笔钱改建,请一和尚驻守,后命名葵花寺。另由于曹萧泰压根不想练葵花剑法,因此并不知道后来被太监藏在哪里,一直以为是太监带走了秘籍远走高飞,留下葵花寺的名以纪念葵花剑法之奇缘。
太监离去前,偷偷地将葵花剑法的本子埋在一个瓷器里,趁修建葵花寺时,将瓷器埋在寺院里后方一处阴暗地,连个记号都没有留。
百年过去,泥土渐渐见底,是日大雨冲刷,将后山的山坡弄得湿软滑动也松动,连带的寺内的地也泡软了。这寺里四处漏水,夜间是不能睡了,弄得分外狼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