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一份份的战报,杨易把姬乘风叫来,说道:“大哥,时机到了,你带着黑子他们去乐平投奔石勒吧,还是那句话,这个人值得咱们扶持,咱们就扶持,如果不值得,杀了不要心软。”
姬乘风点点头:“兄弟放心,大哥心里有数。”
此时的石勒用凄风苦雨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他和手下的八大金刚逃到乐平深山一处破庙中,如果不是他手下的这八大金刚得力,他也挂了。
现在人人身上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身边吃的、喝的、伤药全无,一众人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石勒悲从心中来,回想他这三十多年的人生,不可谓不精彩,也不可谓不努力。
他本是部落首领的儿子,好赖也是部落小王子,按说应该过着锦衣玉食、衣食不愁的日子,却因为部落太小,武力值太弱,常受周边其他部落的欺负,不仅没有锦衣玉食,幼时还做过佃农、小贩,最惨时还被人抓了当奴隶卖,幸好遇到杨易得救。
后与结义大哥汲桑投了司马颖帐下的公师藩想大干一番事业,可惜好景不长,公师藩、司马颖相继丢了性命。
在茌平牧区他和汲桑自立门户,占山为王、招兵买马、攻城略地,好不得意,前几天他还是汲桑帐下的扫虏将军、忠明亭侯,还没得意几天呢!就成了丧家之犬,境遇变化之快,令他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处,天下之大哪里又是他的容身之所,他很迷茫,彷徨无措。
他已在司马家人那挂了号,司马家的大小王爷们肯定容不下他,他一筹莫展,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刘渊,对刘渊!
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在破庙中来回踱着步子,跟着他的八大金刚看见他们的首领大哥,一改刚才的萎靡不振,精神气回来了许多,不解地看着他,同时眼中也有期盼之色,盼着他们的首领大哥赶紧想出办法以解目前的窘境。
刘渊,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汉高祖刘邦将宗室之女封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结为兄弟,赐刘姓,因此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为姓。
早年,刘渊作为人质住在洛阳,他仪表魁梧,身高八尺四寸,胡须长三尺多,心口上有三根红色的毫毛,长三尺六寸,当时的许多名流人士见到刘渊,非常惊奇,相互转告说:“这人的形体、相貌不一般,是我从来没见到过的。”
刘渊自幼爱好学习,能文能武,正因他文武皆备,又相貌不凡,许多大臣曾多次跟晋武帝司马炎举荐他,希望晋武帝能重用他。
可也正因为他的不凡,也有许多大臣反对晋武帝重用他,曾有人对晋武帝言道:“蛟龙得到云雨,就不再是池塘中无法施展能耐的小东西了。”晋武帝深以为然,因此刘渊一直无所事事的困居在洛阳。
刘渊心中悲苦,曾对人言:“有些朋友因了解我而常常称道、推荐我,他们不知道这反而是害了我,我本没有做官的想法,这一点只有您知道,恐怕我会死在洛阳,永远与您诀别了。”
想着自己空有一身才学却被困洛阳,他情绪激动,纵情饮酒,大声呼叫,声音穿透云霄,在坐的人不禁都为刘渊的遭遇而流泪。
此事被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得知,对晋武帝说:“陛下您如果不除掉刘渊,恐怕会后患无穷。”
听了齐王的荐言,本就对刘渊心有忌惮的晋武帝动摇了。
另一位大臣却进言道:“我大晋正要向少数民族表明诚信相待,用德政感召远方的人归附,怎么能够凭连萌芽状态都没有的嫌疑,杀戮别人送来的人质呢?这恐怕会让人觉得我大晋恩德不广!”
晋武帝想想觉着大臣说得也有道理,刘渊又躲过一劫。
刘渊战战兢兢地活在晋武帝和各个王公大臣们的一言一行下,生恐哪天小命就不保了,可就在这时他的命运有了转机,晋武帝司马炎死了!
司马炎死后,司马家的大小王爷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内战,谁也顾不上这个卑微的质子,刘渊的机会来了。
刘渊的堂祖父,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人秘密商议说:“以往,我们的先人与汉朝结为兄弟,忧喜共享。自汉朝灭亡以来,魏、晋继而兴起,我们单于空有虚号,却不再拥有哪怕一尺土地的基业,从王侯慢慢下降到同平民差不多。现在司马氏亲骨肉间相互残杀,天下一片动荡,我们建立国家、复兴祖业的时机到了。刘渊的姿貌、风仪和才能超人绝世,上天倘若不是要光大单于,不就虚生这种伟人了吗?”
于是秘密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人到邺城,将秘谋的内容告诉被困居于此的刘渊。
刘渊闻之大喜,向司马颖请求回故乡行送葬之礼,司马颖没答应。
刘渊让人回去告诉刘宣等人招集匈奴、鲜卑、羯、羌、氐五部,会同其它诸多胡人,表面上宣称响应司马颖,实际上却要图谋叛变。
刘渊则耐心跟在司马颖身边等待时机。司马颖跟司马越及其兄弟的争斗日渐白热化,司马颖渐现颓势。
刘渊终于寻到时机,他知道兵力不足对司马颖是个大难题,而他可以利用司马颖急于寻找外援的机会逃回匈奴。
他对司马颖说:“现在东越王来势汹汹,兵众十万,恐怕不是宿卫军及都城附近的兵士所能抵抗得了的,我请求回去为殿下您劝说五部人马襄助殿下。”
司马颖问道:“五部的人马可以担保前来吗?即使能够前来参战,鲜卑、乌丸之人强劲、快捷如风,是那么容易抵挡的吗?我想护送皇上回洛阳,避开他们的锋芒,再慢慢告示天下,以叛乱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制服他们。您认为怎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