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接电话,文书哈莉报说:一号门保安来电话说有一个老人要进门见你,没有胸牌又没有临时出入证,我摆摆手说:“你去,把老者领到厂办来。”
老者是肖何,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因参军时年龄小大家便叫他小何,习惯了他就直接把名字写成肖何了。建厂初期是后勤部部长,他儿子和我是同学,现在是北航教授,女儿是工程师,也是航空系统的。老人家一进屋我急忙倒水让坐:“老爷子,今天进厂有啥事?”
“没事,习惯了,闲的慌就想进厂看看。听说新飞机试飞成功啦,叫空中美女、飞豹什么的,看看啥模样。”
我笑了笑说:“老爷子,目前还在准备试飞处于保密状态,厂庆快到了,要请老领导光临参观指导,到时候我让人去接你,行吧?”
老爷子笑呵呵地说了一句生硬的俄语:“哈拉少。”
“老爷子还能说句俄语”
“哈哈,跟苏联专家学的,就会这一句。”接着他详细地讲述着厂庆日来历:
“一五”时期国家计划发展航空工业,我们几个人接受航空部的命令来到西北考察建厂地址——三线建设吗。我们先后考察几个地方,甘肃张掖,最后确定在这里建厂。一是这里地域开阔平坦,北有荆山,南临谓河;二是有铁路运输方便。我们第一批建设者揹上铺盖来到这里,搭草棚住下搞测量搞规划。这里原来是渭北的一片荒野,人烟稀少,据说有野狼、旧社会有土匪常出没……开挖奠基的时间大概是八月中旬,后就确定8月18为厂建日、讨个吉利。开始叫机械厂,后来改名公司。
像老爷子这样的长征老革命在世的不多了,初期来建厂的许多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担任各级领导搞基础建设,修跑道,盖厂房,在艰苦的环境下付出了艰辛。对于这些老前辈我们通常尊称为“老革命”,他们退居二线有些失落感,一时还适应不了退休生活。后来总经理亲自主持,成立了一个老干办、专门接待处理老干部的一些事情,下设一个老年大学,开设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课程,有舞蹈、摄影、写作、书法、管弦乐团、合唱团等等,老革命们都乐呵呵的,还经常提些建议,始终关注着企业的发展。
公司成立了厂庆临时办公室,总经理任组长、我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我排了一下工作日程:
(1)厂门改造,设计与施工(2)建立厂史馆招聘讲解员(3)宣传、请柬、招待安排(4)厂服制作等等。
我让文书哈莉去组干处查一下退下来“老革命”人数,列一个清单,厂庆时准备一些礼物,每人送一架大型飞机模型、一个花篮,写一段祝福语……还有厂史馆讲解员培训的事,归哈莉管。贵毅抓厂服制作,必须在八月十五前交付一千套新厂服、袖标加上国旗图案和“航空工业”标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