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最难的就是宣传和客源了。拖各种熟人邻居等人的宣传加上“外地老中医”的牌子。很快在当地引起了注意,陆陆续续的有人过来寻医看病。中药的药物作用一般都比较缓慢,等一个月有明显效果后,病友口口相传,口碑很快就立起来了。
舅舅余天桃这身医术还是跟着大奔的外曾祖父学习十多年。外曾祖父是当地的老中医,外送“活菩萨”。不仅医术精湛,为人也是特别好。以前条件差,看病的人穷得拿不出药钱。外曾祖父也不曾说是主动要药钱,你有就给或者以后有钱再给。至于烂账赖账,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了。但外曾祖父不会去计较这些,常常挂嘴边的话就是:谁还没有个困难,能帮就帮吧,人命为大。遗憾的是外曾祖父自己的儿女没有好好跟着自己学习中医,儿女都贪玩任性,觉得父亲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在学习。而余天桃就不一样。打小就天天跟着伯伯屁股后面学医,主动撵药,主动晒药,煮药送药那是常有的事。本身他自己就好学加上天赋。很快就得到了外曾祖父的认可。虽然是二哥的儿子,但外曾祖父也当自己儿子一样对待。全身心毫无保留的传授医术。
在余天桃21岁时,外曾祖父上山采药,不幸跌落山崖。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分昼夜的上山寻找。在一片山底草丛里发现了尸体。说来也怪,找到尸体时没有腐烂,皮肤还是和刚死的一样,但身体摔得有些变形。下葬时,上千人十里相送。很多人嚎啕大哭,骂老天不公让这么个大好人惨死。
至此,医术也就传到了余天桃这代了。余天桃在伯伯的光环加持下。很快也有了些小名气,看病的人也络绎不绝。余天桃当地也算是难得得人才,人又年轻,深受女孩子喜欢。明里暗里说亲事的人也是不在少数。后来和一个当地有钱的人家女儿结婚了。婚后几年里,余天桃和一个小姑娘染上了,被当场捉奸。媳妇带着自己的娘家人,差点没把余天桃打死。最后重伤在医院足足住了两月。勉强出院后,就办了离婚手续,净身出户了。
这么多年了,余天桃也是东西南北漂泊,听他自己说是开了几次药铺,最后都失败了。一次窑老板江生让鹏洲去恩施那边招工。无意间联系到了余天桃。因为亲戚这层关系,很快就合作开了这家中药铺。一来可以让余天桃有生活保障,二来莲也想跟着学习些医术,以保以后有新的出路。这家中药铺很快的开起来,也少不了老三鹏银蓉的帮助。刚开业很多的新病友,有一半是她介绍过来的。加上她在镇上生活这么多年,熟人也多。口口相传也就很快有了起色。无利不起早,鹏银蓉能这么热心的去帮忙,当时是有所求。鹏银蓉神经衰弱很严重,经常头疼头晕,半夜整宿都失眠,痛不欲生。听到莲他舅是老中医后,那忙前忙后的帮忙,亲的像你家人一样。这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亲哥哥,快点出来端下子。这刚出锅的饺子,特意给你们端来尝尝。”鹏银蓉端着大瓷盆就进门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饺子放到了桌子上。
余天桃说:“这么远,你还端过来。你们自己吃嘛,我们刚好吃完饭咯。”
莲拿着抹布擦着手从厨房出来了。说:“这么客气干嘛,这刚吃完晚饭。要不送给婆婆他们吃吧,等哈,我去拿个篮子。给他们带过去。”说完就把大瓷碗放到篮子里,给婆婆送去了。
鹏银蓉笑道:“这还是来晚了呀,没想到你们吃这么早的晚饭呢。送过去也好,免得我再给他们送一碗去。”说完就坐在余天桃身边的凳子上,看着他在撵药粉。“这老哥还是能干啊,这么精致的罐罐,药撵得也很细腻嘛。真是个能干人。”
余天桃头也不抬的说:“哪里哪里,这还不是闲着也是闲着。制点药粉准备着。你这两天好些了吧,针灸这么几次后,我想应该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