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许明不激动是假的,他早就想加入组织了,成为一个像他父母一样的人,这是许明最大的心愿。从小找到弟弟徐亮和加入组织是许明心里最大的两件事情。如今弟弟徐亮找到了,今天要加入组织了,许明差点高兴地晕过去。邓希贤虽然有点笑话许明没有定力,可是他当年入党的时候也没有比许明好多少。不光许明这么激动,在场这些将要入党的人也一样激动。无论是久经沙场的战士,还是地方干部领导,在党旗下都一样的激动和兴奋。在这些人之中年纪最小的当然是许明,因为按照党章规定,许明远远不到入党的资格。就算一年之后过了预备期,过了考核期的时候,也其实没有到许明的十八周岁。组织故意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误把许明虚岁当实岁,提前一年多让许明入党了。如果有外人知道的话,一定会说这么做不公平不规范,可是这件事情没有外人知道。
完成入党仪式后的许明,被邓希贤带到了一个窑洞,在这里许明终于见到了想见又不能见到的偶像老毛。老毛和许明亲切地交谈起来,话里话外提到了许明的父母徐迁和许贞。老毛的年纪和许明的父亲徐迁相仿,经历和对革|命的主张也差不多,但是老毛和徐迁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老毛和许明的母亲许贞十分熟悉,更是曾经在老许家做过客。老毛以长辈的身份配评论许明,许明不但长得像母亲许贞,而且和许贞一样博学多才。只不过许明比许贞能够坚忍和冷静,遇到事情学会了冷静思考,这一点许贞不如许明。他说这些优点一定源自于许明的父亲徐迁的遗传,希望许明好好利用和保持下去。老毛也感谢许明为自己誊写文章,帮自己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用错的词语。许明尽量不说话,专心听老毛讲述着,他更像一个聆听者。邓希贤和老毛都十分欣赏许明的态度,这才是一个晚辈应该有的态度和做事方式。要是许明和老毛像平辈一样侃侃而谈的话,老毛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会觉得这个许明太张狂。许明的表现老毛十分满意,觉得许明的态度如果满分一百分的话,许明至少可以得九十多分。看来老毛对许明的印象不错,老毛甚至于把许明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了。
离开老毛的窑洞之后,邓希贤把许明带到了另外一个窑洞,这个窑洞是邓希贤的办公室兼住处。邓希贤正式以组织名义和许明对话,许明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为他开后门,让他提前一年多入党。原来因为长征途中许多干部因为伤病倒下了,也因为这里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所以中|央和苏联取得联系,得到对方同意,允许派一批人去苏联。一些人去苏联养病同时接受苏联人的培养,担任重要职务。中|央争取到了几个留学名额,准备送一些有潜力的对党忠诚的年轻人去苏联学习。为了留住人才,为了不让苏联人看不起,这些人最好是中|共|党员,而且会说俄语。一些受过许明父母恩惠的人,希望这一次让许明去苏联学习。许明会一些俄语,而且会法语、英语和日语,条件上都合适了,只有一点他还不是中|共|党员。为了留住人才,为了不让许明将来被苏联人挖走,所以组织决定提前给许明完成入党仪式。根据国际惯例,加入同一个政党的时候,首先加入哪一个国家就算是这个国家的党员了。本人自愿也可以加入其他国家的这个政党,但是不能背叛第一个加入的政党。在苏联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党员,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国家入党了,所以苏联人不能逼迫他们背叛自己的国家。
说完了提前让许明入党的原因之后,邓希贤终于说出了组织的决定。许明自己一定希望去苏联学习军事指挥或者是现代作战,这一点从许明离开作战部队就不高兴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可是组织和邓希贤的意思是许明不要想这些,苏联不会吧最先进的军事知识教授给大家,就算许明学会了以中国的国情也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邓希贤担心许明不相信,就给许明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苏联有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可是中国国内不要说是坦克和飞机了,就连最基本的作战武器枪支弹药都十分缺少。苏联最讲究大兵团作战,每一次打仗都是几十万人一起上。前线指挥官讲究多兵种协同作战,相互之间呼叫联系对方。中国国内就连发报机都没有几台,没有实力布置通讯,更加谈不上什么协同作战了。所以许明与其学习大兵团协同作战,还不如学习如何发展国内的经济实在。
邓希贤告诉许明一个任务,许明要利用这次去苏联学习的机会,尽量学习最新最尖端的科技。特别是基础工业的机器制造和组装,这才是现在国内最需要的东西。大家多次提出要求学习,苏联方面不是不答应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分明是不想教授给中国。邓希贤知道许明不但懂俄语,而且知道机械,记忆力又好,所以希望许明白天参观苏联工厂,晚上回来研究,争取弄清楚这些机械,会使用和修理机器。许明可以自己操作,或者是写下来教授大家使用机器。有了这些机器,生产出来标准的零件,才可以发展中国的工业。争取几年下来中国有自己的工业体系,能够自己生产出枪械和机器,这样中国次啊会强大起来。所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许明不但要韬光养晦,更加需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耐着性子学习工业管理专业。只有学习工业管理,才可以经常参观苏联人的工厂,才能近距离看清楚机器的操作。苏联人不会让外国人见识到自己国家的高端机器,就会把你带到一些最基础的工厂学习。而我国最需要的不是高端,而是最基础的机器原理,许明要尽快学会各种机器的修理和操作。邓希贤意味深长的告诉许明,国内迟早要发生大战争,一旦开战后勤保障十分重要。除非中国一下子被敌人打败,彻底成为别人的奴隶,不然的话打仗拼的是消耗,国力越强中国越可以拖垮敌人。所以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军事人才,反而基础工业人才。
邓希贤告诉许明,只要许明学会了这些机器的操作和修理,教会大家使用的话,许明想学什么都可以。邓希贤不但不阻拦许明,而且会帮助许明尽快实现的。在邓希贤的劝导下,在组织的命令下,许明只好服从组织安排。因为这一次许明相对安全,因为许明的事情已经有同志知道了,所以组织决定不再隐瞒许明的身份。许明以革|命烈士的身份去苏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要让他留在苏联学习,许明的身份不但不会引起苏联人的怀疑,而且会得到苏联人的保护。苏联人十分注意对烈士后代的保护,几乎没有人敢在苏联地盘对任何一个烈士遗孤动手的。将心比心苏联人也会照顾烈士遗孤,不希望自己将来牺牲了自己的家人被别人欺负。所以苏联人严格规定,不准任何人对烈士遗孤下手,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变的规矩。
许明也知道这一次自己没有了选择权,就要求组织答应几个要求。第一,他希望组织帮自己找到弟弟徐亮。当初离开瑞金的时候,他是一个现役军人,不能带着弟弟徐亮离开。他只好把弟弟徐亮寄养在老乡家里,这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后来他虽然通知了小王叔叔,U w.uknshm但是不知道小王叔叔有没有救出弟弟徐亮。他希望组织帮助寻找弟弟徐亮和小王叔叔,希望组织帮助自己照看好这个弟弟,徐亮是他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亲人了。第二,小王叔叔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更加不是会背叛理想的人。所以请组织慎重处理小王叔叔的事情,不要让小王叔叔这种人寒心。第三,徐迁和许贞烈士也就是许明的爸爸妈妈,许明作为他们的孩子至今不知道他们的遗骸在哪里真的不孝顺。许明请求组织帮助许明寻找父母的埋骨之地,将来许明回来了也可以亲手给父母立碑。第四,老许家出卖了许贞,就等于和许明断绝了关系,不用去理会老许家。浙江萧山是徐迁的故乡,也就是许明真正的故乡,许明还有叔叔姑姑在。许明希望能够想办法照顾一二,特别是许明出事或者是不能回来的时候,组织可以帮助许明一下。让叔叔姑姑帮自己代父亲徐迁给爷爷奶奶上坟,也请叔叔姑姑们,在爷爷奶奶附近给许明爸爸妈妈立一个衣冠冢。让许明的爸爸妈妈徐迁和许贞永远陪在许明爷爷奶奶身边。
邓希贤听得有点心酸,故意指责许明话多要求多,这些事情以后许明自己回来解决。组织没有这么多精力,也没有多时间管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更加不会当什么保姆。照顾徐亮、帮许明给老人敬孝、报答恩人小王叔叔的事情,将来许明自己来做好了。许明也懂了邓希贤的意思,邓希贤希望许明活着回来,活着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这才是邓希贤和大家的心愿和意思,大家都对许明赋予厚望,希望许明能够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