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十月十日*****代表中|共|中|央和蒋|介|石在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其实从这时起国|民|党不再承认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共中|央也不再沿用国|民|党军队的番号。老毛去重|庆的时候,带上了徐亮,徐亮第一次和国|民|党接触,差一点惹出麻烦。老毛不但没有责怪徐亮,反而说要给徐亮更多的机会锻炼,将来徐亮总要有独当一面的时候。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组织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宣布内战彻底爆发。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带兵25万进攻延|安,3月18日*****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任|弼|时坚持在陕北主持全国解放战争。*****、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共中|央工委会,*****任书|记,前往华北主持中|央委托工作。4月11日,中|共中|央命令叶|剑|英、*****率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部分机关后勤人员,转移到晋西北临县附近,组建中|央后方委员会。叶剑英为书|记,统筹后方工作。因为*****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才有了解放军的字号。6月30日刘|伯|承、*****带兵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开辟了新的根据地,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在这个时候,老毛建议徐亮走出去,随着刘邓大军一起去大别山。及时发布重要信息,让全国人民知道最新的战果。1945年入党的徐亮听从了组织安排,成为新|华|社驻中原野战军的一名战地记者。与一般的战士不一样的是这个班排级干部徐亮,手里没有枪只有照相机和纸笔。从此徐亮这个是成为了一个战地记者,一个播报和编辑战报的人。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会师于河北建屏西柏坡村,即时撤销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和中|央后方委员会。9月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将原有的军队按照现有的根据地和下辖重新划分为西北、中原、华东、东北等各个野战军。任命彭|德|怀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刘|伯|承为中原野战军司令员,*****为中原野战军政委;陈|毅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林|彪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罗|荣|桓为东北野战军政委等等。中|央军|委还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要求团或者是分区以上的各部队番号都必须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徐亮的工作证上注明徐亮的工作单位是新|华|社,职务是一名战地记者,行政级别为副连级,主要分管报道中原野战军的战况。年纪不大的徐亮已经是中原野战军的一个老记者了,担任中原野战军战报小组的副组长职务了。《挺进大别山》、《绝处逢生》、《中原大捷》等文章都是出自徐亮的手笔,徐亮的笔名叫繁星。因为徐亮的小名叫星星,这个小名只有几个最亲近的人才知道。当组织要徐亮用笔名刊登文章的时候,徐亮毫不犹豫的用了这个繁星的名字。不过不知道徐亮是繁星的人,都以为繁星是一个中年男子,谁也不相信这个繁星是一个毛头小子。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东北全境解放。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歼敌10万有余,济南得到解放。1948年11月6日至19491月10日,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人率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歼敌55万有余,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得到解放。作为战地记者的徐亮见到了各位首长,也见到了老熟人陈|毅,因为王大庆的关系,徐亮早就认识了陈|毅。一听说这个笔名叫繁星的徐亮,是王大庆的侄子,陈|毅就把徐亮挖到了自己的部队。从此徐亮由中原野战军战地记者变成了华东野战军战地记者。邓希贤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要是他在现场的话,一定不会让陈|毅这么轻易挖走徐亮的。只可惜陈|毅速度相当快,已经把徐亮的调动手续连夜办好了,邓希贤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为此平时好说话的邓希贤,好不几天不和一起办公的陈|毅说话,后来换是刘|伯|承做和事老,才让邓希贤消气的。
191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率东北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一部分人发起了平津战役,歼敌52万,华北全境解放。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方再无重大战役。1949年1月,中|央军|委再一次对军队编制和番号做出调整。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改为一、二、三、四野战军,华北军区隶属于解|放军总部直属。在南方坚持游击的部队,改编为闽粤赣边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桂滇黔边纵队、闽浙赣边纵队等。徐亮随三野南下,成为了三野的一名战地记者,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徐亮总是在最前线。徐亮希望见到小王叔叔王大庆,后来才知道王大庆调任去了闽粤赣边纵队当师级副队长去了。由于长期的斗争,由于一些病痛,王大庆身体已经不适合在一线部队当指挥员。王大庆主动要求去帮助一些部队,搞好新兵培养和后勤工作,刚好闽粤赣边纵队需要一个这样的干部,他就去了这支部队。因为王大庆这次临时调动,错过了王大庆和徐亮最后一次见面,成为了徐亮的一个遗憾。当初徐亮之所以同意来三野,就是因为可以看见王大庆,可以和王大庆一起战斗。没想到徐亮来了三野,王大庆却同时调离了三野,前后脚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4月20日夜刘|伯|承等人指挥军队强渡长江,23日占领了南|京,5月27日解放了上|海。《百万雄师过长江》、《今日的南|京总统府》、《解放军为了不影响上|海市民,在大街上就地睡觉。》等文章就是笔名为繁星的徐亮第一时间写成的。不但写的很感人,而且配上了清晰地的图片,图文并茂不容诋毁。不但破解了国|民|党和外国一些反动势力的谣言,而且让老百姓相信了解|放军。.uknshm事后中|央领导点名表扬这些宣传干部,说这些人的作用比一般的枪炮还要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为此徐亮代表一些战地记者得到嘉奖和表扬,徐亮的行政级别由原来的副连级晋升为副营级。
当时一般的新闻记者都知道10月1日要举办“开国大典”,这是每个记者梦寐以求的大场面,都想亲身经历这次盛会。徐亮也想去北|京,记录下这个历史意义不一般的时刻。可是一个三野的老人告诉徐亮,王大庆的病情很严重了,估计坚持不到年底了。为了见到王大庆,为了和王大庆最后见上一面,徐亮决定放弃这次北上的机会。徐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三野司令员陈|毅、二野政|委邓希贤和远在北|京的老毛。邓希贤没有表态,陈|毅一个性的喝闷酒,倒是最直爽的是老毛。老毛说亲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王大庆不但是徐亮的亲人更是徐亮的恩人,应该去陪陪王大庆。如果让老毛知道徐亮为了参加“开国大典”,不去理会恩人王大庆的话,老毛不认徐亮这个侄子。老毛的话提醒了徐亮,徐亮一边拍电报告诉王大庆自己要来,一边向组织请假请探亲假看望亲人恩人王大庆。
当徐亮来到王大庆所在的部队的时候,只见到了几个留守人员。对方告诉徐亮一个事情,早在三天前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去解放海南了。王大庆作为后勤部队的负责人,拖着病体去为战士送物资去了。临走的时候王大庆交给留守人员一封信和一桌子半成品菜肴。说是徐亮来了,把菜肴热一热给徐亮吃,等徐亮吃完了再让徐亮看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