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人”到底是什么一个集团呢?这似乎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清流嘛!
实则不然,党人集团不过是依靠相似的政治态度和道德准则维系的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
加上了“政治”还有“朋党”,还能算作清流么?
为何党人在东汉时有如此高的地位,崔博对这方面也是有些分析的。
比如说:商业互吹、品核公卿、贬议朝政…凡此数种以激扬名声。
就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张超曾赞袁遗,说他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说他忠允亮直,固天所纵…真的如此么?反正崔博看来不是这般!
再云“大名士”张俭,只道其品德美好、知名天下云云,其实也就和宦官互相攻讦,干了一场罢了。后其奔命,竟有十数之家宁遭灭门之灾也要收容张俭…
一个靠着互相标榜而以高风亮节闻,还做那殃及池鱼之事…却也有点搞笑。
党人中有志虑忠纯的人么?或许有,但大多数还是追求声名抑或者说追求权力,即便三君也是如此。
而何顒正是一个党人,还是一个历经过党锢之祸的老党人,以前的他心思或许很纯正,就是觉得宦官擅权,该除,但是自打他遭到了禁锢之后,他的心思开始有了变化…
他的一生似乎是经历了不少,经政变、遭党锢、历黄巾之乱、当得官、做得豪侠、除过宦官、会董、牛造逆,天下大乱…
但是自打黄巾起义后,军功势力竟是有复起的事态,那时的他没放在心上,一心一意想密谋除掉宦官,但当他除掉宦官的时候,董、牛造乱。
他作为见证者,总是发现了些——天下大乱,党人势微,军功贵族将要再度崛起…
这可怎么行?
何顒肯定是不愿见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他就起了心思:事协,袁绍在朝为宰辅,不协,再立新君!
自李膺、陈蕃后,袁绍隐隐有党人魁首之姿,所以何顒就想着党同袁绍,另立新君。
新君上位,袁绍权操天下,肯定是不会亏待了党人。
所以党人集团的复兴,已经被何顒寄予在袁绍身上了。
而袁绍对于这个老党人也是颇为敬爱的,何颙虽然对军事谋划不擅长,但是对于政治层面,他确是有几把刷子的。
三言两语便从政治层面上解决了袁绍的一大难题,当真了得!
但袁绍还有一个难题,正是许攸、逄纪二人造的孽——如何处置曹操、刘备,他开口问道:“不知伯求公对曹操、刘备二人有何看法?”
何颙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曹操英雄之器,惜乎…”
对于曹操,何颙的评价是很高的,他曾经也有考虑过从曹操的。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就是因为出身与宦官脱不了干系,所以曹操一直想拼命证明自己。
曹操一直以来立场都是明确的,一直都站在宦官的对立面——杖杀蹇硕叔父、与妹夫宋奇斗王甫、刺杀张让…他是亲近党人的,是一直想加入党人集团的。
党人也是给他抛过橄榄枝的,拋枝者便是八厨之一的王考、许攸等辈…投名状是废刘宏立合肥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