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礼贤士人,刘备是不输给旁人的,不管是从表现亦或是神情,根本就看不出任何作伪。
说起来呢,袁绍也是以礼贤士人出名的,但是据崔博所知,袁绍根本就不会似刘备这样——一见面,上来就拉着人家的手说“得到你是我的幸运啊!”
真的,这时代很多人就爱吃这一套。
拉手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亲密的关系,按着刘备卫将军、县侯的头衔,能抛下身段儿愿意去和俩白身去表示亲近,试问…荀彧、钟繇焉能不感动?
君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
刘备就直接拿了个席子坐到了钟繇和荀彧之间,拉着他二人的手,不断地询问、寒暄。
里里外外就透露一个意思——求贤若渴。
这…崔博当然也知道,刘备新的幕僚,凡是才能出众的,刘备都会跟他们“度个蜜月”,当然之后待他们亦是极礼遇。
待人真诚这是好事,这样崔博是没有一点儿意见的,哪怕换作是他,只要能博得贤才之心,他也会去做的。
他三人唠了好一阵,才终于回到了正题上。
崔博问曰:“博走后,这雒阳可生了什么变故么?”
这几个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在这个极不稳定的局面下,在这个传讯速度极慢的年代,崔博真的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
“不太好…”刘备蹙着眉头摇了摇头,他没有避着荀彧和钟繇的意思,“我表数人往赴州郡任职守、牧,皆被那王子师驳了。”
哦?这…不是很正常吗!?王允那老匹夫会顺着刘备的意思来吗?显然不会!
见崔博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刘备进而又言道:“一个是刘景升,一个是刘伯安,此皆有才之人!备不知这王子师究竟在想什么!”
这…?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刘虞…二人皆是汉室宗亲啊!在原本历史上,也都是一州牧伯的存在,这刘备看人还挺狠辣的哈。
至于那王允为何要驳刘备,崔博怎么会知道?
不对…崔博又细细一想,忽然觉得不对——难道是因为他仨都是汉室宗亲?王允害怕他们抱团取暖?
刘备在中枢,掌握兵权,刘表、刘虞二人出任地方,引为外援…倘若刘备真有吴王濞之意,结连刘表、刘虞,啧啧…这积年累弱的汉庭还真不一定能招架的住哇。
这…再一分析又他喵的乱了…
刘备或以有才徳的宗室出任地方,以维持汉室的尊严,甚至还能平抑士族的权利,这也没错啊!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不知道他二人心思的旁观者…压根儿就察觉不了,谁人是忠是奸啊!王允驳回刘备的上表,也能说的通…刘备上表宗室出任地方,一样也能说的通啊!
当然崔博知道,现在的刘备啊…心思是极纯良的。
王子师啊…也算是混出名儿来了,当年黄巾起事之时,他就在豫州当刺史呐,荀彧、钟繇二人岂能不知?
不过他二人也没有言语,就旁听着崔博和刘备的对话。
崔博将他的分析,简单地说给了刘备听…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这个结论其实是不难得出的,刘备想不通,可能是因为身在局中,身边又无智谋之士出谋画策。
想到这里,崔博问道:“似关、赵、蒋、夏侯诸司马回来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