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人啊…
这可是五千人!若是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情况下,区区五千人…何足挂齿?
但现在情况,大家心里都明镜一般。
吕布麾下士卒是超过5000了,但是呢,他这带着一走,那雒阳城的防御至少要减个50%。
虽然吕布算是王允一党,但此时王允愿意让吕布北征,且不提阴谋论,就说其出发点,大概率是好的。
因此,刘备也顾不上两党相争了,他开口先赞了吕布和王允两人一句:“吕将军、王尚书,壮哉卿等之言…”
但是他话锋忽然又一转:“壮则壮矣,然雒阳兵不敷用,若吕将军携五千众北上,恰逢不臣围京都,则又复董、牛之祸,又待如何耶?”
你王允能抬出天子说的话来,我刘备也能用前事来警醒一下。
别说其他的,宁就说有没有可能出现这么个情况吧!
刘备没有直接说“我不赞同”,而是提出了众人心头中的阴影,董卓和牛辅,群臣百官,除了极个别的诸如刘备、曹操、吕布等外边来的,还有似卢植这般在雒阳地下的,其余或多或少都遭到了董卓、牛辅的胁迫。
嗨…就别提了,回想起那段时光,在场的百官无不色变。
屈辱啊!张延被烹杀,他们可都明见着呢,有胆儿的人慷慨赴死,没那个勇气的就只能遭受屈辱…那段时间,对于经历过的百官来说,当真是黑暗且屈辱的。
“陛下、王尚书、吕将军…还请三思啊…”
当即便有数人,从席上坐起,躬身劝谏道…
后面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何以至此?无他,只因不愿再覆先前之辙。
眼见着众人出言否决,小皇帝一时亦不知道当如何回应,他只好将目光投向王允。
“不知卫将军所言何人耶?其袁绍耶?”王允只道是刘备有意出言针对他,故他横眉以对刘备。
刘备见王允这般回应,当场也有点儿不乐意了,他在言语上丝毫不让着王允:“袁绍不从至尊之令,其与董贼几无二般,依我看来,袁绍心怀不臣已久,实不相瞒,备在京中就是为防那袁本初!”
王允冷笑一声:“袁氏四世三公,泽汉恩厚矣,又岂会是那般不忠之人?”
刘备不知道这个王允是真傻还是假傻,这种情况下了,还愿意为袁绍洗地,当真是…啧啧!
“前汉莽贼,通儒也,受汉恩也深,其谦恭礼贤下士之时,又复有孰人知其欲反耶?
王尚书只云绍家四世三公,却独不见谒者仆射吴岁往征袁绍而不回么!?”
刘备这么一说…众人才惊觉,是哦,距离天子遣派吴岁“请”袁绍入京已过了数月之久了!
按时间和路程上来看,几个来回都能走过来了好不?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当时的事儿,可是没有宣诸于众人,所以大部分人还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只道是天子欲拜这袁绍任职中枢呢。
就算他们不知道,但心里也清楚——使者去了这么久,其中必有缘由!
这其中可能就会出现什么意外…
乃有人发言道:“卫将军心思未免太敏,也无吴仆射是路上耽搁了,或许无关袁绍的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