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有些无耻了点,但也确实有用。
赵昱没有继续拒绝了,而是低着头在沉思…
他委官之前,是莒长,一县之长官,也颇有政绩,还参与了镇压黄巾,但是事后他就不干了,其中有什么内情,崔博也不知道。
这次崔博征赵昱为州刺史属吏:功曹书佐,别看着有个‘书佐’,但是州刺史的属官,并没有功曹从事史。
故功曹书佐,掌管着选用权,实际和功曹从事史也无二般,只是在名义上属于治中从事史的佐官。
秩禄虽然是不如一县之长,权力也稍稍不及,但是也属于有权的那一种了。
真要让崔博一上来就把选举之任交给别人,他还真不放心,除非历史名人,崔博了解其水平的。
这个赵昱,崔博没什么印象,陈登给他夸上天,徐州人对他的评价也都挺高的,崔博现在就是想试试…
赵昱已经被举孝廉了,说实话,功曹书佐实在是委屈他了,但崔博没办法给他更好的——崔博几个重要的属官可都占着呢,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他任个功曹佐。
若是行,那便行,若是不行…那便不行罢!
最好的是给赵昱担任一县之长,毕竟有过经验的,但是崔博没法直接任命县长、令,只能上书表赵昱为某某县长,或是直接推荐给刘备?让他安排?
等了好半晌,崔博也没有催促赵昱,只是慢悠悠地喝茶。
反正…行巡的任务期限还有近两个月呢,摸几天鱼那还不是稳稳妥妥的?
“崔君,可是那作了《千字文》的安平崔博?”
忽然,赵昱对崔博说了句话题无关的话来…
“正是区区拙作…”
崔博实际上想说的是——正是我的大作…但是现在讲究谦逊,即便是作得再好,那也得在口头上缩着,自己就要宣称是‘拙作’!
赵昱苦笑道:“崔君实在太谦,此文昱曾拜读过,文思巧妙,又兼对仗,朗朗上口,又无一字相叠,此文若是拙作,恐天下无宏文矣!
再说崔君,实在是英杰之器,少年便任一州之刺史,在下才疏学浅,恕难从崔君之征…”
话音落了,赵昱深深一揖。
女子口巴!不行就不行吧!
接下来就准备巡行了,这个琅琊国…崔博是记不起还有哪一号人物值得拜访了,就干正事算了…
噫,等一哈!
崔博正准备起身,忽然又想到了赵昱刚才最后那一句话来…
说‘少年英杰器’,又说‘难从崔君之征’…
这他喵的难道是拉不开面子?
因为崔博太过年轻了,而赵昱年长许多,关键他还是名士,自由傲骨在,让他在崔博手底下做事?确实让人有些为难啊!
崔博刚才没有体会到这一层意思,这仔细一想,味道不对!
拒绝就拒绝…赵昱又何必说他呢?再看后一句,正像是在说——不在崔君手底下,我倒是能干些别的…
阅读理解满分?又或是过度解读满分?
崔博又试探性地问道:“我素与卫将军交好,若是足下不愿在徐州任职,我将荐君入京任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