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有人说冬天过于简单,一条枯枝影,一片雪花白,寒里日光淡淡,简单得甚至有些苍白。
其实,生命的底色又何尝不是如此?褪去繁华喧嚣,越简单,越丰盈。
就如这冬日里,万物都回归本色:山不再繁茂,重归深沉静默;水躲在冰下,重归细水长流;人也放慢脚步,去体味生命最深处,不动声色的那些美丽......
冬日,拥炉待茶烟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林徽因有一首诗说: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朔风寒夜,掬一捧白雪,生火煮茶,也有滋有味。屋外月色清冷,几株梅花悄然绽放;屋内竹炉里炭火正红,茶虽越冲越淡,但亦胜却山珍海味。
茶静心、静神,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在慢斟细品里,是一种闲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与友对饮,或自斟自饮,涤烦益思,振奋精神。淡中有味,点茶三昧,与茶为友,静水深流,寒冷的冬日,用心冲泡品尝一盏茶,总会生出令人心生喜悦的力量。
冬日,围炉夜话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那是一个冬日,新酒初酿,火炉正红,天欲飘雪,此情此景,让白居易心头一热,如果老友能在这时前来和自己在火炉边小酌几杯共赏美景,该是何等畅快尽兴!到底白居易真正邀还是没邀,那个叫刘十九的老友来还是没来,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下的温情和暖意。
寒冷的冬日里,最温暖的莫过于邀上旧日好友,大家围炉夜话,于虚室之中围坐,起炭生火,闲话家常,屋外大雪留白,屋内炉火正红,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唠唠叨叨,不知不觉间时间慢慢流过……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温馨非常,世俗的烦恼忧愁都不在此间。一壶酒,一炉火,再与志同道合的两三人,数句言语,相顾一笑,莫逆于心,实是畅快!
冬日,围炉好读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国时有个叫董遇的学者,谈到读书的时间,曾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寒冬时,很多人守在家中不愿意出门,正是读书的好时节。
围炉读书,别有情趣。冬日里,关上门窗,寒流、喧嚣、一切芜杂都被关在门外。窗外寒气逼人,窗内暖意融融,小火炉在飘着淡蓝色的火苗,茶壶在嗞嗞冒着热气。围坐炉边,这时书便成了最好的陪伴。打开书,闻着书墨香,一页页读下去,听得见纸张的声音,也听得见文字的声音,内心的浮躁在一点点释怀。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雪花飘落,雪落草树簌簌作响,或有一两片雪花,淘气地从窗缝里挤进来,却又瞬间融化了,如蝴蝶般隐去。心顿时素净得如一树新开的梅花,一切的骄躁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冬日里可读隽永美文,读之如文火煨汤,未饮而香气扑鼻;或翻一翻古人笔记稗史,思绪不蔓不枝,温度不高不低,身心舒坦。诗词也适合在冬天阅读。天寒地冻之时,诗若曼舞的雪花,充满灵性;词如扶风的弱柳,摇曳多姿。元代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冬日有闲读书,如沐暖阳,如抱暖炉,为灵魂增温,实乃乐事。
冬日,静听雪声
雪中雪坡十忆
宋·姚勉
对床风雨饱曾听,听雪敲窗更自清。
旧日拥炉联句乐,而今欹枕打逢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