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哲回到了青岛,整机厂供货逐步正常,批量也有所增加,这些都要感谢董兆海的关照。
上次董兆海在验厂过程中个人出了问题,晓哲尽了最大能力帮他圆满解决。回来后,大家都给他保密,使董兆海很受感动。
慢慢的董兆海把晓哲当成了他圈子里的人,有些熟人朋友也介绍给晓哲认识。其中供应负责下采购计划的小孙,经过董兆海的引荐,也成了晓哲的好朋友。
有了这几层关系,晓哲心里有了底。他知道,很快自己的业务量就会上来,到那时各项费用就会宽松得多。
如前所述,晓哲很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衣服都是买的名牌,实在不行也要买A货。他觉得与人打交道就是看对方的外表样子,这年头谁不是以衣帽取人。在外人面前,他从不提自家是农村出来的,他感到那样会被人看不起。可有一次,他说漏了嘴,出了洋相,到现在想起来都感到难堪。
那次董兆海让他一起去陪客,来吃饭的是位大姐,很富态也很有品味。席间这位大姐看晓哲年轻,一表人才,就愿意和他多聊两句。
大姐问了他在公司工作情况,又问他家庭情况。晓哲喝了点酒,就说自己出身是干部子弟,父亲是老红军。
这位大姐听了很诧异,说你父亲多大岁数了?按你年龄应该是你爷爷辈份才对啊。
晓哲自知失言,他支支吾吾的说,我也搞不清,反正我父亲是位老干部。
那位大姐说,你父亲解放前参加革命有可能,你可能搞错了。
晓哲顺水下坡,可能吧,我还真搞不清。
这位大姐可是个热心人,虽然晓哲出了洋相,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晓哲的印象不错。她通过董兆海打听,问晓哲有没有女朋友,如果不介意的话,她想把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晓哲。
董兆海把这一消息告诉晓哲,并打趣的说,你交了桃花运了,找了青岛的大嫚,我可是你的红娘啊。
晓哲也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过去谈过几个都不中意。对于这次提亲,一开始他也没有太认真。只是觉得人家提出来了,董兆海又热心,总要给对方一个面子,就答应了。
隔了几天,董兆海安排晓哲与女方见面。在青岛八大关的一处别墅西餐厅,晓哲定了一个包厢,他和董兆海喝茶,等着女方的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