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地上的林寅吐了一口血痰,晃晃悠悠地着站了起来。
“锐哥,厉害!”林寅拍拍身上的尘土,对着范锐逸举了个大拇指,他倒是真心实意的夸赞范锐逸,毕竟人家的真本事摆在那呢。
其实吧,一直有人想知道究竟是南方拳术厉害还是北方腿法厉害,但这两者之间压根就没有可比性。拳术用拳,脚法用脚,基准单位都不一样,两者之间孰强孰弱看的是使用它的人。
林寅被打得节节败退倒不是因为他实力不行,而是拳脚之交在乎熟练。林寅已经很久没有进行一场类似于今天的真正的战斗了,而范锐逸下部队以后每天都会进行实战演习,且这些天都在面临着生死危机,因此他的身体能够很快进入战斗状态。
反观林寅,进入“星庭”小队之前那点程度的战斗压根就不算什么,连身脚都还没活动起来,战斗就已经结束了。加入小队以后那叫一个安逸,就像国宝一般被大家所保护,不夸张的说他的身体都快生锈了。
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这就是著名的“用进废退”的理论,这个理论虽被证实是不正确的,但还是能够给人以启发。
在进入觉醒者时代之前,各个国家都有那么些民间高手,能够闭气8、9分钟的,数钞比数钞机还快的应有尽有。这些并不是什么特殊能力,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这也算是“用进废退”的一种写照吧,用的多自然就“进化”了,能做到常人所做不到的事。
……
林寅摆出了个白鹤展翅的造型,这是洪拳中的鹤形拳。
众所周知,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象、马、猴、彪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在广东流传甚广。林寅所习的乃是集大成之作,乃国术是也,它的诞生无其他目的,唯杀人耳。
该拳要求身正步稳,下盘沉实。手型有拳、掌、指、爪、勾、鹤顶手等。手法中有沉桥、圈桥、封桥、冲拳、插掌等。步型以四平马为主.还有三角马、子午马,吊马和熙城步等。身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以声助威。
有些人看一些武侠电影的时候,不理解那些人对打时为什么“哈!”“嘿!”个不停,人家可不是在鬼叫。要知道打拳靠的不仅仅是实力,气势也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像黄飞鸿那样打得那么潇洒的估计也只能在电影里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这么打就是找死……
……
见林寅已经摆好架势了,范锐逸也不甘落后,下半身呈马步姿势以“迎接”林寅的拳术。
南拳VS北腿!战斗一触即发!
“潭腿”乃是北方腿法之中的代表,而“洪拳”乃南方拳术的精华,二者之间的碰撞必定会产生别样的火花。
“喝!”林寅如同一只白鹤般向范锐逸奔去。
“来得好!”范锐逸自然不惧与林寅正面交锋。
两人同时来了一招弓步冲拳,“砰!”拳与拳相撞,谁都没有占得优势。
只见林寅右脚落实,左掌变拳,两臂屈肘,将两拳收于左胸前,随后身体右转成骑龙步,左拳前冲成立拳,同时右臂平屈,右拳收至右胸前。
“骑龙步冲拳!”
范锐逸先是一招“马步腰拳”挡住了林寅的“骑龙步冲拳”,紧跟着一招“十字腿”击向林寅裆部。林寅不紧不慢地用右手下锤打在了范锐逸的脚尖上。
“啊!”范锐逸惨叫一声,他有种脚趾骨断了的感觉。
林寅一扭腰,垂直的左臂顺势外旋,正好打中此时即将跌倒的范锐逸的脸部。
“噗!”
范锐逸肥胖的身躯在半空中来了个180度旋转,接着“轰!”的一声如同石头般坠地。
“我靠,竟然敢打我的脸,你不知道打人不能……”没等趴在地上的范锐逸说完,林寅已经坐在他身上,用膝盖死死的压住他的手臂,紧紧的将范锐逸锁在地上。
林寅俯下身去,将一只手压在范锐逸身上,另一只手化为手刀放在他的脖子上,不紧不慢地说“你输了。”
“呀!”范锐逸将双腿向后屈,目标正是林寅的背部。
“嗯!”背部被受袭的林寅闷叫一声,身体本能收缩,这时候膝盖的力自然也被收回了些。
好机会!范锐逸身体向后一拱,趁机挣脱了林寅的压制,林寅见势已去,弹起身来跳到一旁站定,看着胖子灵活地翻起身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