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玄于门外轻叩俩声,屋内没一会便传来由远至近的脚步声。
大门被打开,禹宁师兄看正玄这幅样子,便知他有事要求,挥手示意他进去坐坐。
正玄却摆摆手拒绝,态度恳切:
“禹宁师兄,师弟想入世修行。”
禹宁师兄也不问为什么,只是慢悠悠地说道:
“可以,不过你若是此时下山,再想保持如此猛锐的进境速度,便不可能了。”
“不说山下多杂事,只无人为你护道一点,便让你沉不下心去修行。”
“虽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可…”
正玄抬起头,眸光正对禹宁道人,语气丝毫不怯:
“我心向道,在那里、做什么,俱是修行、亦是求道。”
“既然师弟你如此坚决,师兄也不拦你、亦不劝你,只想让你等几日可好?”
正玄闻声深深对其鞠了一礼,俯首问道:
“禹宁师兄,师弟可否知道为何?”
禹宁道人抬首望天:
“再过几日,你禹致师兄就便回山了,
一来是想让他看一看你的剑法进度,毕竟师弟他废这么多功夫,把你求进太行宗内;
二来便是禹致师弟早年间在外偶得一本九阙算经,师兄想让他倾授于你其中的心法,九窍玲珑诀!”
“这九窍心法与其他心法有何迥异之处?为何师弟一定要学?”
“特殊到是没多特殊,不过玲珑真气却是世间少有的具备兼容属性的真气。
其他真气,若一种运走于手少阳经,另一种便沾不得此经脉。
而玲珑真气不仅可以兼容其他真气,甚至生成一种奇特的相性,再兼容另一种真气。”
正玄抬头,面露不解:
“可师弟为何还要兼修其他真气?”
禹宁道人却是反问:
“作为玉清一道的当代掌门,哪有不修自家功法的道理?”
正玄这才幡然醒悟:
“是师弟问得唐突了。”
禹宁师兄则一改严肃,难得取笑师弟:
“正玄道长,既肩负道承,可切莫自误呐!”
正玄连忙低头掩面:
“禹宁师兄,那师弟这先回去了。”
而后落荒而逃。
……
三日后,正玄正于二楼练剑,他有预感,剑境圆满之日,越来越近了!
“呼——”
一阵风声起,一黑袍道人突从窗外跃进二楼。
骇得正玄一惊,定睛一看,果是禹致道人。
“师兄,你这……”
正玄话还没说完,禹致道人已是出声问道:
“师弟想学师兄那九窍玲珑诀?”
正玄默然点头。
禹致道人话亦干脆:
“可。”
抬手一指正玄额前,
正玄只觉那指尖似一道灵光,入我泥丸宫!
无数呢喃细语,如春之野草,俘心而生。
正玄虽晕晕乎乎,却感觉那呢喃字理清楚,像是映在脑海中,怎么也模糊不了。
不知呆滞了多久,正玄再醒来时已不见禹致师兄身影,唯有四字余音,绕梁不绝:
“下山去吧!”
正玄本以为是禹致师兄刚刚留下的话,仔细一听,却是禹宁师兄的声音!
果然禹致师兄雷厉风行,是不屑多说半句的。
关于禹致道人的性格种种,禹静师兄不知在正玄耳边提了多少遍,仿佛这是他的毕生大敌!
可正玄却知道这只是一种抱怨与艳羡。
毕竟,与常日混迹于红尘的禹致师兄相比,禹静师兄的日常可是要枯燥得多得多。
好像除了初见之时,禹致道人一直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
虽然没见过几面,但常与正玄来往的几位馀字师侄,不止一次这般说过禹致师叔的往事。
一如今日般冷淡、寡言。
至于为什么初见与正玄说这么多话,可能真的是源于喜爱吧。
正玄虽与禹致师兄交流不多,可心底一直感激着他,毕竟素昧平生的人,却愿意为你做这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