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你去做的时候毫无畏惧,天不怕地不怕,可一旦事后冷静下来,你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到底做了什么,然后便不禁为此感到一阵后怕。
唐不弃就是如此。
当他回到家后,才醒悟过来刚刚干了什么事,作死般的跟大唐天子李二正面刚了一场。
对了,看李二的表情自己似乎还占了上风,唐不弃的虚荣心又膨胀了,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都被老子刚输了。
这要是能回到现代吹牛,唐不弃感觉自己足以吹一辈子。
不过临走时,李二可是留了话的,那话充满了威胁,不好受啊!
“小混蛋,看来礼仪还是没有学好啊!”
唐不弃这几天老实的呆在了家里,看,写写字,没事的时候用小灰逗弄下文静的徐惠,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坦。
但当真如此吗?
李二自从那日呵斥他离开,给他下了禁闭令后,至今再无音讯,不搭理的态度,反倒更让人难以心安。
冷战。
这种内心的煎熬,才是最为苦楚的。
唐不弃不说,徐惠自然不可能去提,两人都不是笨蛋,有些话,说出来只会让人更加的担忧。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唐不弃对徐惠的认识又加深了。小姑娘是聪明的,可惜性子使然,天生柔弱不肯出风采,不然她早已声名鹊起,享誉全城了,长安第一才女定非她莫属。
有些人爱名而无才,有着人恃才而傲物,也有些人怀才而不露,徐惠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若不是唐不弃主动与她说起诗词歌赋,她还一直隐藏于心,不表露呢!
可当徐惠这小姑娘的才华一经显露出来,害的唐不弃自叹自愧不如,心中暗道,实乃妖孽。
唐不弃认为徐惠是妖孽,殊不知他自己在徐惠眼中更甚于妖孽,简直不是人间所属,明明对诗词歌赋一窍不通的人,却能信手沾来吟出足以千古流芳的佳作,一首《行路难》,深深的征服了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才却无视于才,骄傲而不为高傲,徐惠心中对唐不弃下了如此定义。
唐不弃自不晓得徐惠对他的评价,他看着那一方池水,心中若有所思。
“徐惠既然只是个聪慧却没有心机的小姑娘,那便留下吧!左右不过多个人,多口嘴,多双筷子而已,这点钱他还是有的,上次收的礼都还没用光呢!”
随即唐不弃又想到了武照,那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代女皇,听李二的意思,婚礼是要办了,可我府上就这么点钱,够吗?
算了,管他呢!
既然是李二操的盘,那便让李二来出资吧!唐不弃觉的自己想的有点远了,李二陛下的旨意都还没传来,自己的生死还尚由未可知,自己纯粹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关心那些做甚。
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也许没几天好过了。
……
今日,在一片愁云笼罩下的唐府,冷清的前庭终于有了马蹄声,来客了,来人正是前来传递李世民旨意的程咬金。
李世民与一众大臣斗嘴斗了好几天,最后无奈相商得出了一个结果,他让步,免了徐惠的罪,同意她留在唐候府做一名侍妾,对,就是一名没有名分的侍妾。老李无视了那份婚约,颜面还是要的,不然赐婚岂不成了他李世民的笑话。
同时,李二又下旨命唐不弃于正月十五至应国公府行纳采礼,正月十九与武照拜堂成亲,他这次是铁了心,不顾群臣的劝诫,一场婚礼就这么急促的被安排了下来。
一众大臣对这结果很是满意,毕竟他们在乎的只是唐不弃,那关乎自己利益的存在,至于那两个女孩的感受他们自不会在意,与他们的利益无多大关系,最多口花花的劝诫李二几句,于礼不合罢了。
看,作为武照父亲的武士彠都没说什么呢!
一群大臣顿时消停了,连带着口花花的谏言都省了。
朝会散了,以达到目的的大臣们乐呵呵的走在宫道上,心里盘算着是否回家立刻准备向唐候府送的贺礼呢?
当然路上遇到武士彠时,不免的要向对方恭贺一番,连带着还有一丝羡慕,李二一句话,武士彠就升了官,成了工部尚书,正二品的实职,当然实情大家都晓得的,这是李二对他卖女儿的补偿。
一个女儿换来朝堂上的高升,谁不想啊!可惜的是我没女儿啊!不知多少大臣在背地里眼红武士彠呢,一个继室所处的次女就换来了工部尚书这一实权的官职,不要太划算了,同时那些个有女儿的大臣也在心中暗骂自己的女儿不争气,你说一同进的宫,怎么人家就被选上了呢?
武士彠是高兴的,女儿他向来是不这么疼的,所以对李二那下达的不合礼制的急促婚礼,他一言不发,默认就好,毕竟李二如此做法是亏欠于他武家的,自然会有所补偿,而且帮着护住了李二陛下的面子,这能不算是一种功劳吗?
在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唯有唐不弃是个没脑子的憨货,以得罪李二为代价,博得了个不符年纪的雅号“君子大丈夫”,再一次成为了长安家喻户晓的名人。
武照是从他两个哥哥那里得知的,自免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气的她立马亮出了白灿灿的两颗小虎牙,如果唐不弃在场,定会被她一口咬死。
唐小小也知道了自己哥哥的壮举,当着女子院众人的面直骂徐慧是个狐狸精,并得到了一众同窗的赞同。
“贤侄,你程伯伯我来给你传旨来了,顺便道道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