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李长生如常的起来了,李富贵和李大壮也起来了。现在的他们也都不种地,地都给了三伯家去中了。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思想,有钱了谁还种田啊,如果真的还在种田,那叫陶冶情操,而不是没地种心里不踏实。
一家人吃过早饭之后,就各忙各的去了。李富贵去看新房子打地基,李大壮去铺子里管事。至于李长生么,他今天打算去看孩子们踢足球,今天备了足够多的货物在家里,让大哥不够了回来拿,所以应该是没什么事需要他去做的了。
慢悠悠的走到狗子家里,看到狗子正坐在桌子上吃着早饭,他的母亲也不停的给他夹菜。现在狗子在家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毕竟现在算是大石头村首富的秘书了,尽管只是个男秘。
李长生一出现狗腿子狗子就立马抹了抹嘴巴跑了出来,接着李长生一招呼,狗子就骑着自行车载着李长生向着村外去了。
由于现在还早,所以李长生打算先去附近看看地形,有没有什么适合的地方,回头买下来作为自己以后招募来的士兵兵营,然后再回村看孩子们踢球。
“慢点,前面一个坑你看不见啊。”
“我的脚要踢到旁边的石头了,你不能靠中间点么?”
“你别晃,再晃要掉河里了!!哎哎哎哎!!”
一路上只听到李长生的声音在回荡,一人载着一辆自行车晃晃悠悠的行驶再清晨的阳光下。
离开村子,前往大溪村的路上,李长生观察周围这一大片田地。不时满意的点头,这块地位于大石头村,大篱笆村和大溪村的交接之处。是去县城的必经之路,再这个地方弄一个兵营,可以作为门户,感觉还不错哟。就是地方有点小,适合眼前发展,长远发展差点意思。需要把周围的几户村民给拆迁了。没想到我李长生当初没当时拆二代,却能制造一批拆二代了啊,嘿嘿嘿。
正暗自思考着的李长生,被狗子拍了一下,李长生回过头刚准备开口,看到了一堆六个人的差役正沿着道路向大石头村的方向走去。
“长生,这些差役也来你家买东西了,你说是不是给县老爷买。”狗子喃喃的问道。
“不好说啊,没准村里有人犯事了,来逮人的。”李长生摇了摇头答道。
“那不可能,从没见过哪个差役敢到村里抓人的。”狗子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为什么啊?”
“那年荀三爷,就你家铺子里那个账房,不是听说他东家赌输了钱,想要赖再荀三的头
上,荀三爷气的跑回村里,他们不是派差役来村里抓荀三爷嘛。”
“然后呢?”
“当然全都打跑了啊,你怎么忘了啊,咱俩还朝着他们丢石头呢,村里的事情不归县老爷官,县里的事情才归县老爷官。他们凭啥来村里抓人啊,我们这一片都是宁财主说了算的,宁财主人还不错,他说荀三爷没错就没是没错,差役来了也没用。”狗子一脸无奈的看着李长生,眼神中还带有点嫌弃,仿佛这个事情你都不知道的样子。
听完了狗子的叙述,李长生了然了,虽然不是很懂历史,但是李长生起码也知道后来的满清入关,他们虽然夺了明朝的基业,但是对这么大幅员的大明朝做的还是政权不下乡。农村和偏远地区,只要交税还是高度自制的。那么强大的满清都没法管到村子里,那么现在这种软弱的明政府,也是没什么办法的,更何况明朝讲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附近的村子最有名望的大地主就是宁老爷,基本上都是他说的算,官府有什么事情也都是找宁老爷来施行的,想明白了以后的李长生,也就没什么疑问了。继续打量着这附近的地,考虑着怎么规划自己的第一批军队。
没多会,李长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下了这附近的地形图,准备回家再继续参详参详。坐着狗子的自行车,二人很快的到了村子里。路过了自家的铺子看到那六个差役正在铺子外面交头接耳,仿佛在商量着什么。
看到狗子和李长生盯着他们看,差役们还瞪了他俩一眼。
且说这六个差役就是宋老爷安排来探路的差役,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探路的,只以为自己来村里抓一个小年轻,叫做李长生。六人刚到村里就看到了热闹的“天市”铺子,所以进去逛了一圈,被里面的东西给吸引了,现在正在店铺外面互相琢磨着都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带回去呢。
“丁老大,我们现在凑也凑不出多少钱来,不如先把事情给办,到时候问宋老爷领了赏钱,再回来买吧。”一个差役说着。
“也是,先把事情给办了吧,这样回去交了差,也好有余钱,我看那个烟不错,好多人抽着我路过问的挺香。”这个脚丁老大的差役点了点头说。
“丁老大,不对啊,咱们要抓的那个叫李长生的好像和这个铺子有关系啊。”一个差役打岔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