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时茧的起因?
他不是被淹死的吗。
李峤紧贴着门缝,暗地里偷听他们的对话。
封时柊道:“我知道,你先回去吧,你这些天整理名册也累了,剩下的都交给我。”
听到涔夫子走路的声音,李峤和花遥悄悄跳到房梁,看着涔夫子离去的背影,李峤比了个手势,二人眼神一对。
跟。
此时已是下午,东昌府衙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他们远远地跟在后面。
“我猜的果然没错,这人监守自盗,就是他把名册偷出长海关的。”
花遥看着涔夫子这么小心翼翼的避开众人的样子,疑惑道:“你说他为什么要偷这名册,就连我也看过拓本,里面写的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他再偷走,又有什么意义?”
“我也不知,咱们暂且跟上他,看他暗地里在搞什么鬼。”
涔夫子绕着巷子走了几圈,最终进入一个不起眼的小院中。这里又称小水巷,养了很多官员或富商的外室,几乎每个小院都有高墙围着,旁人难以看到里面。
难为他还能住到这里来,涔夫子这人,骨子里就迂腐,最是见不着这种腌臜事,没想到竟然脸都不要了,藏在这儿。
李峤道:“啧啧。”
那墙虽高,却也拦不住二人。二人见他进了书房,偷偷踩在房顶,掀开一片瓦片偷窥。
这是一间较暗的房间,窗门全被关上,因此李峤也只敢掀开一小点缝来看。
涔夫子坐在书桌旁,将烛火点亮,拿出一本书,将书页隔着一点距离放在火上烤,原先的内容竟然逐渐褪去,变成了空白。
这本书李峤记得,正是那本无封字典,原来竟然是这纸藏有玄机。
又见他用毛笔沾上一点液体,轻轻铺在书页上,书页上的数字便显现出来。涔夫子在另一张纸上书写出一个个名字。
李峤记得秦驹说过,这种东西类似一种密码,分为上下两部,李峤还奇怪那另一部在哪儿,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上下两部是同一本。
忙活了大半天,见天色已晚,便上床歇息。
这间书房是在外侧,内力还有一个供他休息的内房,李峤看着他闭上眼睛,好一会儿后,才悄悄跳到书房之中。
花遥蹑手蹑脚地溜到涔夫子床前,指如疾风势如闪电,一把将他的睡穴点住,这才长呼一口气,道:“可算解决这人了,一本破名册写了两个时辰,动都不动一下,害得老子也在房顶趴了两个时辰。”
李峤将他刚才写的东西递给花遥,道:“花遥,你看看这个。”
花遥一看,未干的墨迹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名字,又听李峤道:“他把名册翻了一半,所以说,还有一半名字没写出来。”
那本字典一样的册子经火烤水浸后,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文字,这种奇怪的文字旁边都有一个数字,跟原先名册上的数字刚好能对的上。
花遥惊喜道:“太好了,我们赶紧将这玩意带走,把名单上的人全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