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二十一万点,看起来很多,但其实一点都不多。
相比起系统需要的“掌门成就点”来说,这个点数少得可怜。如果从武学那边来说,只能是购买地级初品当中最普通的功法。对于现在的陈平,这种功法完全没用。
所以陈平再次把目光放在了经书当中。
很多。
道家典籍多的数不胜数。很多陈平听都没听过的。不过陈平也只能是从这里面选择。看了一圈这些道家典籍,陈平的目光停在了一个很熟悉的书籍前面。
号称是中医源头的“黄帝内经”。
陈平本来以为“黄帝内经”应该是属于医学的范畴。但系统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系统是把“黄帝内经”放在了道家典籍当中,是道家经书。
颇为意外。
虽然不明白,但陈平对于“黄帝内经”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黄帝内经”对于人体有很深的剖析,所以才会说“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源头。
中医最根本的理念都是出自“黄帝内经”。
而学武呢?
是要认识天地运转的规律,是要懂得客观环境。可是同样练武更需要认识自己,也就是必须要认识人体。只有把人体和天道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完成所谓的“天人合一”。你要是不懂自己,不认识人体,那么怎么最后完成“天人合一”。
因此武学修为高的人,都是半个医生。
对于体内的很多东西都熟悉。但这只是在练武的过程当中认识的,和“黄帝内经”这样专门分析人体的完全不一样。因此陈平下了决心,花了96000点购买了“黄帝内经”。
陈平真的很好奇。
所以购买了“黄帝内经”之后,立马是点开了“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同于其他的道家典籍,只有几百字,最多也就是几千字。可是“黄帝内经”足足有十五六万字。
写的内容很多。
慢慢的消化了“黄帝内经”之后,陈平才明白为什么“黄帝内经”放在了经书里面。实在是因为“黄帝内经”写的其实同样是天地规律,但更多的是阐述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整篇读下来,“黄帝内经”有“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阴阳五行,这可是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天地规律,其实就是阴阳五行。
和四象八卦都能够合起来一起研究。
还有“运气学”,指的就是“五运”和“六气”。五运指木、火、土、金、水,六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是形成气候变化的空气形态因素。
同样是天地规律。
只是一种不同的解释。
但对于陈平来说都非常有用。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结合“道德真经”、“归葬”、“周易”,可以更能够清楚的理解天地规律。
对于陈平理解道,有非常大的好处。
再看看其他的,都是中医的根基,中医的来源。其实都是对于人体自身的认识。不管是“脉象”、“藏象”、“经络”等等,都是对于人体研究非常深的东西。
功法?
特别是那些内功功法,要是对于人体经脉没有足够的认识,那么也不可能有多少发展。真正的武学宗师,推演那些内功功法,必然是对于人体有非常深的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