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旺和林吉他们与谢樱樱便算认识了,虽然校园里并不常见,但偶尔见面,会打招呼,同为二班的谢樱樱和福生也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几个也会偶尔一起出去玩。
期中考试如期而至,谢樱樱果然干掉了福生和莫海,但就是没考赢希旺。大哥依然还是大哥。
从云利村到步河镇上的那条路,在希旺没有长大之前,在林吉和希旺没有分开之前,都是一条山路,不通车。后来,那条路也长大后,来来往往都是摩托车车和汽车,再也没有在路上嬉戏到黄昏才回家的孩子,路的尽头,也没有了苦苦等待的身影。好像,那条小路之所以是乡间小路,是因为希旺需要一个童年的乐园。
“快点儿,有人来了。”蹲在路边的希旺用两手围成小“喇叭”对田里的林吉说。
林吉边往四周看边抱着个半成熟的向日葵跑过来,然后他俩边走边刮分,把葵花籽从上面扯下来,边啃边往口袋里面装。
“给他们几个家伙也带点儿。”
这是他们这四年的日常,也是所有云利村到步河镇上学的孩子们的日常。
那条绵延的小路,周围都是农田,庄稼也随着四季交替,夏秋种植的玉米和向日葵,冬春种植的豌豆和蚕豆,总有孩子们口中的“美食”。
早上去上学的时候,他们都害怕迟到,所以一般都是快速赶路。下午放学可就不一样了。
学校里玩的游戏项目拥有着循环周期,玻璃弹珠,水枪,英雄卡片,还有角色扮演……都有一段时间的流行期,这段时期流行啥,大家就玩啥,一项一项轮流着来。
希旺和林吉上学放学都是一起,还有其他几个云利村的同学。
时而水枪大战,时而玻璃弹珠泥地滚,时而围坐在大石头旁打英雄卡,每个流行期总有他们的乐趣。
玩累了,玩饿了,田间有香嫩的蚕豆,豌豆,葵花籽,玩渴了,有玉米杆。通常是几人把风,几人作案,然后分享“战利品”。
豌豆和蚕豆在幼嫩的时候才好吃。蚕豆只能吃里面的种子,而豌豆,把豆荚剥开,里头的豆子吃了后,豆荚也可放嘴里嚼,微甜,有水分,解渴,没汁了再吐出来。而玉米杆,有的甜有的涩,你动手之前还得挑一挑,一般没有结玉米束的那些杆更甜,水分更多,简直跟甘蔗一样,他们称之为“空杆”。他们也会挑“空杆”下手,毕竟结了玉米的杆,吃了罪则可就大了。
事实上他们也不用把风,因为邻居了看见了也不会说啥,但毕竟是孩子,总是害怕的。
云利村的每家人,几乎都种植有几棵果树,有柿子,梨,苹果和桃,冬桃夏桃都有。路上还有一些野生的李子和杏子树。四季更替,孩子们的美食也在更替。
希旺和林吉时常把这些“美食”带到学校,给莫海和福生,福生会分给谢樱樱一点儿。
“谢谢黑炭。”谢樱樱对福生的称呼,他不能很能接受,但她的笑容和说话的语气,往往使他放弃了生气的念想。
“这是希旺和林吉给的!还有啊,别叫我黑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