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有本事就过来,本姑娘陪你走几趟。”天行手持宝刀,毫不示弱的说道。
茫茫沙漠简直就被中土将士和敌人的鲜血所染红!望着满地的鲜血和尸体,衷玉的心就像刀割一样,这使得他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想起一首唐代曹松的诗: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就是李青莲在清朝曾经三世的故事,边界巡使,金鲤王,衷玉将军的故事,那生生世世形成的观念和因缘,都对他的后世产生着影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至今李青莲还清楚的记得,那真是一场鏖战,但见天上黄沙滚滚,地上人喊马嘶,釿鼓齐鸣,刁翎箭象飞蝗一样。那真是尸体遍地,血流成河,衷玉这方凭着有利的地势和掩护,把敌人几乎消灭光了。
后来,在衷玉二十八九岁时,他被派往甘肃任带兵督统。在处理边界和民族纷争中,屡立战功,在他年近五十时,被提拔为副统帅,此时他可谓是子女绕膝,儿孙满堂。
这时乾隆皇帝的侍从也赶了过来,纷纷说道:“你们见了万岁皇爷,还不下跪,等待何时?!”
再加上昨夜梦里所听到的,这一切使天行感觉到很是苦闷,再加上婚姻的事,自己总是不如意。于是天行那种刚烈的性格就展现出来了,她想要离开皇宫,在天地间寻找自己的人生归宿。
就这样,几个回合过后,红面汉子的大锤就被宝刀一削两半,天行骑着马要走,怎料想那汉子却抱拳拱手道:“姑娘请留步,在下有一事相商,不知答应否?”
天行想起了一次与父王闲谈时,父王说过,在大青山有一位寨主,人称金刀无敌将,姓孔名心,该人由于有勇无谋,一次被宋朝的细打入,将他骗至敦煌附近杀害,现在该山寨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泽国江山入占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过了近十年,天行的父王和王后,也就先后故去了。
“这孩子,真有你的,去吧,什么时候想通了,与父母商量好了,再来山庄找我,我就在这儿等你。”乾隆皇帝哈哈大笑道,说完,乾隆皇帝就带着卫士和随从回到了山庄。
“万岁说的是圣旨,但我也得与父母商量一下,这是礼数嘛,谁也大不出理去。”小衷玉回答道。
当时天行就觉得此人非常的亲切,要上去与之打声招呼,转眼间,该书生就不见了。一紧张,天行就醒了,醒来后,她看着身边的侍女,个个睡得像死人一般。
作为男儿就应该有一番做为,但是有一点,任何时候,都必须不可压榨百姓,要与人为善,决不可助纣为虐!”
赵衷玉就此别过了伙伴们回到了家,到家里对父母照实说了一遍,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说道:“这是我们家的大福分了,孩子你去吧,古人云:学会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天行掌上灯,在铜镜前看看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容貌。虽然是习武之人,不像整天在闺房里的女孩家那么柔弱,而有一种阳刚的气质,但是不知怎的,天行却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岁月像流水一样哗哗的流走,美丽的容貌哪能长久的保持呢?
班师回朝后,乾隆皇帝要给他封侯,衷玉却坚决请辞,要求告老还乡,起初乾隆皇帝不同意,后来见到衷玉的态度十分的坚决,也就满足他的愿望了。于是衷玉一大家子,又回到了夏王庄,与父母过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唉!这孩子从小就不愿意涉入人世的纷争和权利的争斗,走了也好,让她清清静静的过一生,让她满意就行了。凭着她那一身的武艺,她在哪里也不会受欺负的。”
“天行在我身边,几十年之后我们也得别离,如果在有生之年,她能找到拖离生死轮回之法,那不是更好吗?
“还不赶快谢主龙恩,皇上说的话就是圣旨,必须遵从,况且,从此后,你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旁边的人帮腔说道。
话说,在北宋年间,由于经常跟辽国打仗,最后定下“澶渊之盟”。老百姓由于朝庭的软弱无能,又有年年的“岁币”的苛捐杂税,致使民不聊生,尤其是宋朝与辽国的边境地带更是如此。
想到此,天行再也坐不住了,她明知父王是不会同意的,于是给父王留下一封信。信上写到:天行今晚踏夜去,不辞而别请父谅,为求正法孤身行,拖离轮回净自身,它日修成正果日,再回家中度双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