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凡坐在自己的床前,手里摆弄着一个用子弹壳打磨成的铜哨子吊坠。
这是楚凡从刘大队带来的父亲的遗物中找到的。
楚凡记得小时候每次见到父亲,他都会给自己用弹壳做一件飞机,坦克似的小玩具,每次都让自己爱不释手。
楚凡也看到了父亲留给母亲的那封遗书,他对于自己父亲的崇拜之情更加浓烈了。
在唐老爷子和几个舅舅的帮助下,楚凡和母亲安葬了父亲。
只是悲伤的情绪还一直笼罩在唐家大院。
“外公,我不想读书了,我要参军,和爸爸一样到战场上去保卫祖国。”
在经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暑假之后,在经历了失去从小就最崇拜的父亲的痛苦之后,在高中开学之前楚凡下定了参军的决心,于是他找到外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楚凡从小就跟随外公习武之外,在学校里面的学习成绩也比较不错,虽然不是拔尖,但是也是中上等的分数,以他中考的成绩来说,升上区里面的重点高中不是问题。
楚凡的父亲和四个舅舅都是初中毕业就参军,但这多少也是因为那个年代不太重视读书,而参军是年轻人一条很好的出路的原因。
唐家的第三代中的孩子目前就只有楚凡大舅家的大哥和二舅家的二哥是参军了,同一辈的其他孩子也都是继续读了高中,排行第三和第四的两个孩子都已经读了大学。
由于楚凡是楚家的独苗,唐老爷子和女儿女婿也没想让他走和爷爷与父亲一样充满危险的军旅之路,都想让他一直读书,然后平平安安的参加工作,之后也能远离战争,远离危险之地。
但是这注定是一厢情愿了,反而是楚凡在之后的人生里面一直在与战争,与危险时刻的结伴而行,他天生就注定是一个战士。
楚凡生在军人家庭,而且从小就随外公练武,成为一名军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的理想之一,但是也没多么迫切和强烈。
简单的来说年纪尚轻的楚凡还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远大志向,活泼好动的他更多的将练武看成了一种强身健体的游戏。
但是自从那天突然听到父亲牺牲的消息,突然看到父亲留下的那封遗书,和留给自己的那个弹壳做成的哨子的时候,楚凡就下定了决心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军人。
一夜之间楚凡变得成熟了起来。
母亲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伤痛中恢复过来,于是楚凡只能将心中所想向着外公倾诉。
三个月后。
滇南省省会春城郊外C集团军的军营里面,与往日的森严肃穆不同,此时正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今天是新兵报道的日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