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准和大风终于有机会上了场,等了一节的大风仿佛是出笼的野兽,先是一阵甩胳膊甩腿,然后拍了拍脑袋,大风是真的热爱篮球,甚至有些偏执的热爱,让他不能打球真是比让他缺胳膊断腿还难受。吴准或许对篮球没有这么热爱,但他在乎篮球,在乎自己和篮球的结合,在乎自己在篮球场上得到和失去了什么。
两个人一上场,不约而同的都想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是为了谁而表现,是单纯的为了自己,为了篮球。
为什么NCAA(美国高中生的最大比赛)决赛会让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都让路,因为最高水平并不一定是人们最喜欢的东西,梦想、青春、激情、只有一次的机会等等,这里面的任何一种都会让人为之着迷。
大风和吴准就带有这种东西,是一种特别纯粹的篮球。一条鲶鱼就能搅活整个鱼群,更别说两条鲶鱼了。比赛激烈了许多,因为多了两个每球必抢,每球必争的人。
大风虽然身高不够,但不代表没有天赋,其实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历来能在内线翻江倒海的矮个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努力加聪明,才能与那些巨无霸在内线纠缠。青年队的孩子们肆无忌惮的挥霍着自己的天赋,大风则用自己扎实的挡拆、精准的卡位、拼命的顶住下盘、不遗余力的连续起跳成为了场上最合格的内线。尤其是大风和吴准的挡拆跳投,成为了本队最有威胁的进攻武器。吴准在罚球线顶弧挡拆后各种跳投精度极高,大风的挡拆非常扎实,顺下的路线也非常好,一旦对面内线扑出来,吴准将球传给大风,大风就可以在内线找到机会。
己方队友也受到了带动,防守端强度大大提高,让青年队的孩子们没办法再奔跑起来,同时进攻上也展现了自己的高水平,真落下阵地慢慢打,二三十岁这帮人的力量和硬度还是比十几岁的青年强出很多的。
即便如此,青年队中一个小伙还是惊艳全场,接近190的身高,速度极快,运球极为娴熟。
我们很多朋友会自称“地名+明星”,意思自己在自己那一片也算是顶级,虽有夸大成分,但也算得上名副其实。但与真正专业的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有些人打了一辈子球,也没有遇到过那种真正的快,真正的壮,真正的高。
小伙子第一步非常快,接球后动的那一下就能过掉吴准半个身位,再一步就完全甩开,其他人只能选择补防,防线就被这小伙轻松撕烂。快攻反击小伙子更是一骑绝尘,闪电一般的掠过全场,扣篮得分,全场都被这一个球点燃了。
36-47,眼看迫近的比分又被拉开到两位数,第二节就剩两分半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