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追忆一下少年们的成长经历,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时光是最值得怀念的。
那个年纪没有烦恼,精力特别的好,上了一天学后还能打一整晚的球,第二天又早早起来上学。周末也是,可以用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打球,甚至谈恋爱都不耽误。放到现在是难以想象的,主要也是那个年代不够内卷,但吴准那帮人依旧都学习不错,考上了好的大学。
上回书说到少年们逐渐成长到了初三,已经经常踏上另一个半场,虽然更多的是去凑数,场上干一些蓝领的活,只能投一些机会特别好的球,或者自己去拼抢。不过几位少年的表现还是逐渐得到了大人们的肯定,毕竟在吴准他们那个年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准的投篮日益精准,经常靠着两三个三分就轻松赢下一局(半场接波经常五分一局,三分可以算两个)。均尧的组织与突破,春的均衡实力,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点加成,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又是一年,少年们都考上了不错的高中,虽不在一个学校,但也都是省重点,开启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朋友。高一课程并不紧,球场的相聚依旧是日常。初升高的暑假,大家成长的格外的快。最明显的就是吴准,身高和弹跳都是暴涨,本来他是身体最瘦弱的一个,但没想到年龄小的他可以后发制人,在身体天赋上超过了自己的朋友们,球场上的人都惊讶的发现,那个瘦瘦的投篮很准的小伙子已经几乎可以扣篮了。春掌握了一手稳定的跳投,还有背身单打,小勾手等实用技术,身体也厚实了很多,打法扎实稳健。均尧的控球与传球进步神速,基本上是球场上最好的控球后卫了,即使大人们也愿意和这个小伙子一队,但他的身高却和初中时差不多,似乎不会再长了。
终有一天,他们组了一队,向在这里的大人们发起挑战。
成人的身体比青少年要结实和强壮许多,力量等方面都在巅峰,认真起来吴准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但半场的篮球可以通过跑动、突分等找到投篮空间,也可以通过跳投、抛投等进攻方式减少身体上的对抗。总之,是能打的。
这个半场有各高中的校队高手,在读的大学生,野球场的老手,还有工作许久靠打球放松的老油子。来打球的人,大多数都是很和善的,竞技体育是需要道德的,大家毕竟是来锻炼身体,找乐子的,不会因为一两个球发生矛盾,但也不乏素质差的人,打球很脏的人或者非常能装的人。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正义也会在大多数人的那一方。
偶尔有冲突,但更多的时间是欢乐。男人之间的快乐很简单,有对抗,有合作,就一定会有快乐。
终于在某一个晚上,吴准,春,均尧,还有志阳,四个人一队,连赢了一整个晚上,都记不得是十几连胜了。体力的消耗也到了极限,从晚上六点多打到了九十点。他们战胜了许多人,尽管在场的并不都是高手,但他们一直赢,攻防两端,对待每个球都非常认真,加上完全信任的配合。
印象真的很深刻,因为才没有一个夜晚,赢的那么多,那么痛快,仿佛这个球场已经完全属于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