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泰闻言急忙转身,同时一把把赵汉卿拉到身后。
只见一人自身后一巷缓步转出,头上挽髻,脸方鼻挺,目明嘴厚,三十左右的年纪,身穿一件棉布长袍,腰间挂一把悬穗宝剑,兀自拍掌不停。
“阁下是什么人?”赵泰一手在前,一手向后护着赵汉卿,左脚虚点在地,警惕的向来人问道。
“将军不必惊慌,在下闻人诙,岭南作山人氏,数月前云游到此。噢......城外联军围城之时,小可曾向赵将军面献弃城突围之策,可惜赵将军不肯相从,可惜啊可惜!”来人双手后背,高踮着脚向赵泰走来。
“先生停步!小的实乃赵府家将,却未曾在将军府见过先生面献什么突围之策!”赵泰当即止住来人。
“在下献策之时,赵将军正在高墙之上巡视城防,自然不会与你相见。况且联军围城之日,赵将军不是让你偷出城围,去过屠牛谷了吗?”来人在赵泰一丈之外站定,随后改为左右踱步。
“这......不知闻人先生如今叫住我等,有何指教?”
“永宁百姓要出城送死,在下算是及时止住了。现在赵将军独子要出城送死,小可岂有不拦之理?”
“先生此话怎讲?”
“赫连昌如今在这城内城外广布耳目,你二人如此出城,不上十里,必为所擒!”闻人诙来回走着,摇头晃脑的说道。
“多谢闻人先生告知,只不过事到如今,先生有何高见?”
“随我来!”闻人诙大手一招,示意赵泰跟着自己,随即转身向后走去。
赵泰略微一迟疑,随后拉着赵汉卿拔腿跟去。
“泰叔......”
“少主不用怕,有泰叔在!”
一个时辰之后,只见一伙民众嘈杂着走出城去,队伍里拉着十数辆四周围着木板的小车,车上拉的都是些丧白之物,百姓三三两两的围在车旁结伴而行,车队出城之后径直向南而去。城外不时能看到贺方的骑兵小队往来巡视。
行约十数里,来到一个山脚之下,只见其山孤峰突起,南北连绵,山上倒也绿植环立,一条瀑布自山顶倾泻而下,随后散成无数小溪,绵延着流进不远处的悬星河内。
此山名为云安山,因常年有白云数团环绕峰顶而得名。
山脚下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场,其中几片地土气尚新,还能明显看出被翻动过的痕迹。高埠处独立一座大墓,墓前墩着一块石碑,上书“永宁城主将忠义赵西安将军之墓”。
车队行到墓前缓缓而止,几人连忙上前把其中一个小车内用纸扎成的童男童女搬开,随后把赵汉卿从车内扶出。赵泰和闻人诙也快步赶来,前后为赵汉卿拍着身上的土屑。
赵汉卿下车环视了一圈四周,随后向大墓走去。
走到近前,赵汉卿怔怔的看着墓碑,嘴唇紧紧的抿着,眼内闪烁,随后跪倒在地,向着墓碑深深的磕了三个头。
赵泰也趋步向前,随之跪倒。
“少主......”站起身来的赵泰,上前轻轻的搀扶起跪着的赵汉卿。
“不用说了,泰叔,待我敬爹一杯酒,我们就上路吧!”赵汉卿说着走去接过旁人递来的酒。
“此地依山傍水,风土迤逦,更兼俯勘永宁城,赵将军在天有灵,也能安息了!”闻人诙走上前轻轻的拍了拍赵汉卿的肩膀。
“此次得以出城,还多亏先生及时相告,又施以妙计周全,大恩大德容赵泰日后再报!”赵泰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向闻人诙谢道。
“将军快快请起。雕虫小技何足道哉!况且赵将军忠义勇烈,更为民而死。救其子岂不为天下人分内之事吗?”闻人诙连忙转身架起赵泰。
拥车而来的民众也随即把车上的丧白之物搬出,摆在将军墓旁燃尽。然后把随车而来的几十坛瓮酒也洒给埋葬在周围的永宁将士。
“你们翻过此山,就能够到达屠牛谷,穿过屠牛谷就可以上大路了!”闻人诙指着面前的山对赵泰说道。
“屠牛谷凶险异常,岂能随意出入呢?不如我还是带着少主先走大路吧,小心些就是了!”赵泰握了握右手的护腕静静的说道。
“永宁城方圆数十里随时可见贺方的骑兵巡哨,你二人此时拣大路而行,不出一日必被所擒。纵使时时小心躲避,也不如翻山越谷速度快呀!屠牛谷虽然传闻内有猛兽多生异禽,不过晓宿夜行自会安然无事的,将军大可放心!”
“既如此,就多谢先生指教了!不知先生接下来有何打算?”赵泰略一迟疑,随后拱手问道。
“云游!继续走!人活一世,就得先干完自己想干的,余下的事,老天自有安排,何必苦虑!”
“先生淡然,在下佩服。只不过人生苦短,道阻且长。先生何不随我们一道进京,萨南城人杰地灵,定不负先生大才!”
“人各有志,将军切勿多言,再有一个时辰天就要黑了,可速速带幼主上山。日后有缘我等自会相见!”闻人诙说着拱手相送。
赵汉卿走上前来向闻人诙弯腰下拜。
“汉卿得先生活命之恩,自当永记在心,绝不敢忘!盼他日能够结衔以报。我二人这就上山,还望先生保重!”
“小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闻人诙忠义所趋,安敢望报!而今世恶道险,国运不祚,小将军此去定要平心静气,逢凶化吉!还请快快上山吧!”闻人诙急忙搀扶起赵汉卿,深视着说道。
“先生高义,汉卿告辞!”赵汉卿随后拱手转身,与赵泰举步上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