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吕布和袁绍作为统一北方的大敌,主要的障碍。他就召集荀彧和典韦讨论如何对付吕布和袁绍。荀彧和典韦一直在外地奔走,打听各地消息。他们俩听了曹操介绍的吕布情况,沉默不语。曹操很着急,问你们怎么想。荀彧看了看曹操,说,曹丞相,你听说过战国时期的连纵制横之说吗?曹操大喜,你说,我们团结几个诸侯对付另外几个?荀彧说,我奔走在外,有这么种感觉,有的地方太守或刺史实力强,治下还算安定富裕,有的地方穷兵黩武,已经快庄稼荒废,民不聊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南边联合孙坚对付刘表、袁术,西边联合刘璋对付张鲁,同时联合马腾对付李催、郭汜。而北边联合袁绍对付乌桓和公孙瓒,联合陶谦、袁绍、袁术对付吕布。这样我们把众太守、刺史之力调动起来,我们才能把几十路诸侯消减为几家,我们再统一北方甚至统一全国就容易多了。
曹操听了大喜,问典韦,说,典爱卿,你觉得呢?典韦说,我对这些军国大事不大懂。但是我觉得荀长史说的有道理。我觉得可以先以皇帝的名义给孙坚、刘表、马腾这些和丞相关系比较好的力量封号,给他们加官进爵,他们愿意接受,就代表他们承认丞相已经控制了朝廷,如果不愿意接受,我们就以皇帝的名义叱责他们,把他们的封地封给他们周围的诸侯,让他们自相争斗,斗来斗去,可能丞相就可以把汉室统一了。另外,是否可以让各路诸侯的子女进洛阳来上学,相当于把他们的继承人作为人质扣押在洛阳,以免他们反抗。曹操说,典爱卿,不错嘛。原来我以为你只是一个勇士,没想到现在也有勇有谋,这个主意不错。
曹操得到手下两大情报主管的意见,心里亮堂了很多。他决定在洛阳扩大太学,聘请袁家、孔家和陶家、许家的儒士来讲学。又以汉灵帝的名义加封马腾为镇西将军,刘表为征东将军,袁术为平北将军。任命袁绍为司空,取代董卓的位置,要求袁绍节制公孙瓒征讨乌桓。任命孙坚为江东太守,管理吴越。并且指定各地太守、刺史没有上过太学的儿子中年龄在12岁以上的都得到洛阳来上太学。这一道道命令下去,各地太守、刺史很多人才明白曹操上台后,开始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他们有的上表表示完全服从汉灵帝统治,对汉灵帝上台后的国家朝政进行歌功颂德。而在众人中,只有袁绍上书皇帝,推说自己已经年迈,近处的乌桓老是与公孙瓒互相战争,表示愿意服从朝廷命令,指挥公孙瓒对付乌桓,所以牵涉到战事,暂时不能来洛阳上任,希望朝廷另选贤人,担任司空要职,另外推说自己的儿子袁谭、袁尚等都是武将,参与守护冀州、沧州,不能离开治所,待平定乌桓后再来洛阳上学。
曹操看了很生气,他知道众诸侯虽然都有很强的自己说了算的想法,但是表面上还是尊崇朝廷和皇帝,也送了一些不重要的儿子非嫡生的来上学,但是暗地里都在看着事态的演变。而袁绍自恃门生家族满天下,连司空也不愿来,就是瞧不起曹操本人,另外也担心他的安全。所以他决定把荀彧和典韦主要的力量集中到对付袁绍上,他觉得袁绍可能是他统一北方最大的障碍。
袁绍的势力主要在沧州、冀州、幽州和辽东一带。其中幽州又是公孙瓒为主的地盘。公孙瓒与袁绍的冲突很大。上次荀彧和典韦遇到公孙瓒手下赵云、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与袁绍手下文丑交战,后来双方各死伤了几千人,才各自撤军。公孙瓒祖上原为齐国人,在临淄附近生活,后来因为秦末大乱,迁到幽州已经几百年。因公孙瓒使一对银锏,在幽州的边军中逐渐从普通的士卒、伍长开始积功升为将军,一直在对付辽东的乌桓一族。他有大约300多个武林高手组成白马义从,都是他结拜兄弟,武艺高超,和乌桓一族厮杀多年,之间有化解不开的死仇。而这300多个白马义从平时都骑白马,领头的是公孙瓒的干儿子赵云,号称常山赵子龙,非常厉害。一杆银枪,挑死了无数乌桓高手。乌桓人又叫他飞将军。
公孙瓒与刘备在长安太学曾经相识,刘备和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后,曾经在陶谦帐下当军校。但是觉得没有什么大出息,接到公孙瓒相邀的书信后,三人投奔公孙瓒而去。在公孙瓒手下两年,三人帮着公孙瓒练练兵,也主要就是和赵云交往。公孙瓒手下其他人并不喜欢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也就是中山靖王刘彻之后,和汉灵帝辈分相差两代,更是没有什么渊源。而曹操在18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却和公孙瓒帐下刘备、关羽、张飞相识。关羽在孙坚等人败给华雄后,阵斩华雄。袁绍等人嫉妒关羽武艺厉害,都推说等占领洛阳后再封赏关羽,一点奖励也没有。曹操、曹洪、夏侯霸和吕布交战后,刘备、关羽、张飞又和吕布大战,曹操很欣赏关羽、张飞武艺。这次他派荀彧和典韦给刘备、关羽、张飞送信,邀请他们去洛阳。刘备得到曹操书信后,心里很是迷茫。他一开始想投袁绍,但关羽、张飞觉得袁绍门阀世家,子弟众多,不可能重用他们。这次刘备收到书信,他和关羽、张飞商量,两人本来就想离开公孙瓒,所以他们认为在公孙瓒这里寄人篱下,没什么意思。但是是不是投曹操,还是去投吕布、陶谦,两人拿不定主意。三人本就是徐州人,原来就在陶谦手下,吕布占了徐州的下邳,也曾经流露过招揽三人的意思。刘备对吕布不感兴趣,他觉得投了陶谦和公孙瓒,虽然都礼贤下士,但是实力太小,在他们那没什么发展,也就是练练兵,和乌桓打打仗,自己的实力根本发展不起来。一定得有自己的地方,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而自己和关羽、张飞结拜,就是三人义气相投,想一起在纷乱的朝代里混出点名堂,否则到处投靠别人,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
他们在争论,公孙瓒也没闲着。曹操派荀彧和典韦给公孙瓒也送了一封密信。要和公孙瓒联合击溃袁绍,将冀州分给公孙瓒,将沧州划给曹操。两人约定分头行动,公孙瓒找借口对付袁绍,曹操也是。公孙瓒当过曹操的老师,两人也算熟悉,接到曹操书信,考虑了一会。他答应荀彧,和曹操分头对付袁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