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朝内孔融、孔侑、袁白、王允参与的衣带诏事件,心里高兴,终于把朝政完全抓到自己手中,再也不用担心朝廷里有官员背着自己做小动作,想推翻自己的统治,让汉献帝亲政了。本想对付汉献帝,但毕竟献帝年幼,多是被自己给他选的孔融、孔侑教唆,如果自己不迷惑于所谓儒家大儒,也不会把汉献帝差点送到孔家、袁家手里去。曹操痛定思痛,在太学和朝内开始推广管子之学,同时大力推广法家和兵家,同时他又拜镜泊先生为太师,推广道家和佛家。朝内朝外儒教势力四散,一方面害怕因衣带诏案牵连,一方面痛恨曹操贬损儒教,开始采用法家、兵家、道家、儒家势力。
曹操自发现衣带诏的秘密后,经常在家喝闷酒,然后破口大骂汉献帝背叛自己,自己真是瞎了眼把好好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夫人甄氏听后跪拜于地苦劝曹操放过汉献帝。曹操没办法跑到宫中大骂汉献帝,汉献帝知道他的老师孔融、孔侑和太宰袁白、王充等都已全家被杀,惊倒于地,第三日才会说话。他从此见到曹操就哆哆嗦嗦,害怕至极。曹操女儿曹云开始展露出皇后气质,在宫里颐指气使。看到夫君汉献帝苦闷,经常坐着辇车陪他出宫在洛阳游览,两人感情开始如胶似漆。
曹操受马腾酒后斩李催、郭汜的启发,密嘱荀彧和典韦派刺客刺杀袁绍。荀彧、典韦没办法,率领十多名高手赶赴沧州寻找机会。沧州、冀州、幽州的山参堂是典韦的干爹颜氏在管理,颜氏接到典韦通知带着十多个人赶来汇合。他们父子相见,十分激动。几人租了个院落,连续喝了几天酒,策划刺杀袁绍。
袁绍自官渡之战,逃回沧州后,经常咳血。衣带诏后,袁绍收拢了一些从洛阳逃出来的官员,大都是袁白、王充、孔融、孔侑的门生,他们整天高谈阔论,如何散步曹操要夺位的谣言,向汉献帝告状,让汉献帝发诏书、兴义师,征讨曹操。袁绍听着喜欢,但一点没有察觉这些招数已经不足以动摇曹操在洛阳和汉朝朝廷的统治了。曹操在洛阳的势力已经固若金汤,不是阴谋所能撼动。
颜氏提出典通已经早已化妆成大夫,在沧州成为富人大户熟悉的医生。他和扶恨子轮番出去为人诊病,和袁绍的小儿子袁尚一起厮混,非常熟悉。而典韦的大师兄王风已经化名李月成为沧州一家武馆的馆主,教授旋风四刀。颜氏把三人叫来,典韦才发现四人的感情已经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典韦整天想着为曹操效力,帮助曹操征服天下。而典通和扶恨子早就把给曹操当校尉的事情抛于脑后,把自己当个职业大夫了,以为病人治病为己任。而王风因为喜欢武道,一直练武。前些日,袁绍官渡大败,五万沧州武林人士组成的武林军死了一半,剩下的人有若惊弓之鸟,很多都不再习武,王风就和典通商量成立个武馆,在沧州立足。而典通和扶恨子对武术、战争都不大感兴趣,或者说想当厌恶,不再想打打杀杀。所以勉强同意帮助王风建起武馆,因为他们还很担心被袁绍、袁尚发现,作为曹操的探子被杀。王风建起武馆,召集了二十多个弟子,传授武功,还在满怀梦想,要精炼刀法的阶段。所以四个人坐在一起喝着酒,典韦讲战争、王风讲练武、典通和扶恨子就讲医术看病,喝着喝着,他们忽然明白,几个人在混乱的天下已经走到了不同的道路上,很难像原先在一起跟着典通练武时包括为曹军贩马时那么齐心了。
典韦没办法,提出曹操要荀彧和自己找他们刺杀袁绍。三人大惊,在震惊之后,又觉得再干这么一笔,以酬谢曹操,然后就算彻底离开战争,忙自己喜欢的医术或者武馆生意了。四人说定,都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典韦和典通住在一间屋,两人躺在炕上,典通说,你讲讲怎么战吕布,典韦就把在陈留守城,吕布大骂,还有抢劫吕布粮草嫁祸乐进,然后和许褚、夏侯霸、乐进四人共战吕布一幕幕讲来,典通唏嘘不已。两人商量由扶恨子给袁尚下毒,然后去袁绍府内给袁尚看病,再给袁尚解毒,然后寻机给袁绍下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