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唐滨。——宋,杨万里。
……………………
……………………
大燕皇朝,幽州。
大燕皇朝未处于九州的最东北部,幽州位置与海外接壤,处于在这种地理环境之下,大燕皇朝的民风与其他皇朝的民风截然不同。
论百姓富足,大燕皇朝可以说乃是整个九州皇朝都处于顶尖的一个皇朝,大燕百姓世代以捕鱼为生,靠近海外,却不缺的便是深海中的鱼群。
幽州北部,靠近渤海,于是啊,这北部的一个郡县名字就被称为渤海郡。
渤海郡,一个身穿青衫的少年,他的腰间挂着一把木剑,手里又握着一把装饰精美的素色长剑。
少年的这一副模样,纷纷引来这行人的注目,毕竟啊,这身装扮实在太过奇怪了。
这渤海郡靠近渤海,乃是资源珍惜丰富的一个郡省,如此好的地理位置自然不缺上流宗门的驻守。于是,这渤海郡的百姓也自然见惯了太多的江湖人,甚至可以说,就算那些寻常的百姓手上都有着一些功夫。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佩戴木剑的江湖客,江湖上的剑修从来佩戴的都只是单剑,虽然也有着双手剑,但双手剑的江湖客却也是极少,但关键是这一位少年的另一把剑是一把木剑啊。
面对着这些人那好奇的目光,少年心中没有任何一丝不好意思的样子,反而嘴角噙着些许的笑意,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与连山郡完全不同的渤海江湖。
这个少年正是易安,历经将近半年的时间,易安才风尘仆仆的从冀州踏入这幽州之中,这还是骑着那一匹日行万里的绝世神驹踏雪才在半年时间到达幽州。
若是易安自己一人徒步的情况下,易安估计没有个三五年根本见不到这幽州。
行走在大街上,看着那大多穿着青衣粗布脸上洋溢着笑容的百姓,易安的心中有着些许的感慨。
这人呐,总是会潜意识的跟着自己心中亲近的人儿行走,模仿着他们的习性。
就像自己因为自家阿耶总是穿着一身破烂青衫。于是,易安也喜欢上的青衣。
听观星先生说,那一个天底下最为尊贵的人儿也喜欢穿着青色的广袖流仙裙,于是天下的那些大人物也喜欢上的青衣,而在这些大人物的影响下,这寻常的百姓也大多的穿上的青衣。
人的本性如此,无外其他,可以说,人最大的本性就是没有本性。
踏上酒楼,易安慵懒的伸了伸懒腰,点来一壶小酒,几斤牛肉,在路上思索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在这渤海郡中有着三个一品宗门,这三个一品宗门分别是:华山派,古月派,越女剑派。
不过啊,易安此行的目的不是华山派和古月派,而是那江湖八大剑派之一的越女剑派,更何况,这华山派的天骄,易安在那连山郡中也已经见识到过了。
在行程的时候,易安也曾经听说过这个越女剑派。
飞花落叶草青青,神剑无影牧牛羊,据传言,这越女剑派的开山祖师乃是一位放牧女子,在偶然的一次见到了一只白猿的剑法,于是这江湖才有了这越女剑派。
越女剑派虽名列江湖上的八大剑派,可是啊,在这三千年的岁月里,这越女剑派早已经没落,只因,这越女剑派只收女子。
这江湖啊,向来流传最多的便是男子侠客,女子侠客虽然有,但却极少。
于是,在这天下江湖人中认为,女子不适合江湖,因为他们没有江湖所要有的那一股血性,江湖很乱,在一些无法之地,一些江湖客甚至可以一言不合当即拔剑杀人,没有血性的女子在这纷乱的江湖中很难生存的下去。
可是啊,话虽如此,但是易安却不怎么认同这一番话语。
有时候啊,女子如果真的心狠起来,男子见着都会不由的心惊胆寒目瞪口呆。
越女一剑两千甲,这一句话就是最好的明证。
曾经赵燕之战,越女剑派的一位一品境高手,只身闯入敌军腹部,一剑破甲两千军,试问这江湖男儿,又有几人能有着这样的胆色?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可是,最毒妇人心。”
易安眼眸中的笑容掩去,露出一丝狠厉,提起酒杯,直接一口饮下。
在鹿山上时,观星先生曾经对他说过,当年在天下江湖共击万妙阁之时,杀的最狠的不是那些顶尖宗门而是这仅仅只有一品的越女剑派。
而她们的目地也仅仅只是万妙阁藏经阁中那些顶尖的内家心法。
这越女剑派没落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她们只收女子,而是她们那一本祖师传下来的《白猿击剑》内家心法早就遗矢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宗门之中只有一本《越女剑法》的外家武学。
而这越女剑派想要恢复昔日无上的荣光。那时,天下江湖共击万妙阁,于是这越女剑派就将目光转向了万妙阁打起了万妙阁的主意。
想起观星先生的话语,易安眼眸中的冷意越来越重,眸光之中充斥着暴虐的气息。
只是为了一本顶尖的内家心法而大打出手,手上沾染人命,这还真应了最毒妇人心的那一句老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