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个外号的人都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陈家二公子,陈书乔!”说到陈书乔这个名字的时候还很夸张的摆了个姿势。
“你们可能认为他这个将军是个水货,是靠家族的荫泽才能当上。这你们可就想错了,我们的陈老弟可是有真本事的,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江县造反就是他给平定的。”即便是纨绔圈子也喜欢有真本事的人,唐小风这样做是为了把陈书乔的本事亮出来,省的别人打他的主意。
“别这么说,其实也没什么,我也是靠镇南军将士的努力才平定的。”陈书乔挠了挠后脑勺,他是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感觉唐小风把他捧的太高了。
“陈少,讲讲你是怎么打赢的呗。”一个纨绔少爷起哄,他们也没去过战场,充其量也就带着狗腿子去打群架。“少”是纨绔圈子里互相称号的称号,如果够熟当然不用叫陈少,问题是他俩不熟。
“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用镇南军的战斗力比他们那些散兵游勇强欺负他们,还是将士的功劳。”陈书乔还是这么谦虚,他把镇南军的将士抬高,减少自己在军队里的作用,其实他也不知道该讲什么。
“仔细讲讲过程,让我们开开眼。”唐小风帮他指出重点,让陈书乔知道该讲什么。
“那我就仔细讲讲。”陈书乔知道该讲什么后心里也有了大致的规划。
陈书乔接到皇上的命令后带着两万多镇南军回京,路过南江县,南江县县令宴请陈书乔,他在路上也有过好几次被宴请的经历,感觉也没什么。其实他原本想直接带军回到京都,路过的什么宴会都不想理睬,感觉麻烦还没必要。但是镇南军的元帅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和路上的官员们打好关系,该客套的还是要客套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镇南军元帅为什么这么说。
镇南军元帅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陈书乔是打仗的天才,但是为人不够圆滑,对人心了解的不够深,如果破坏了官场里的规矩对他还是有点麻烦的。
陈书乔在和南江县县令客套一番,南江县县令说了些什么匪患猖獗,请他帮忙剿匪,后来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匪患,简直就是农民造反,近五万人的叛军。在陈书乔眼里是点麻烦,在当地守军眼里这是大灾难,当地守军的战斗力与镇南军相比差好多,因为没有战事,当地守军很懒散,再加上人也少,完全没办法和叛军交战,只能收一些城镇,勉强抵抗。
至于叛军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么多,主要还是和领导叛军的首领有关。他们收拢各地的民间力量,包括周围的土匪帮派,在正面打了几次胜仗,声名出来了,依附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军队像滚雪球一样滚出这么多人,连周围的几个县里的不安分份子也跑过来投靠。
其实南江县县令很倒霉,他只是比临近的几个县的县令贪得多来点,手段黑了点,下手和你了点,结果南江县就成了叛军的大本营,他去也不敢上报,报上去他最轻也是免官发配,他想着能捂一天是一天,说不定就有什么转机了呢。终于他等到陈书乔的镇南军,他认为这就是转机,赢了给陈书乔点钱,让他回去帮自己说点好话,说不定还能升官呢。败了也有人帮他分担责任。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陈书乔是陈家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很年轻的将军,毕竟连京都的人都很少知道陈家二少爷是镇南军里的将军。
陈书乔了解一下情况后就派人到周围的兵营里调来一些粮食,又联系陈家下属的商会“买”来一些粮食,先存在县城里。他带着镇南军和叛军接触几次之后感觉有点麻烦,虽然叛军的战斗力和镇南军没法比,但是叛军借着地利优势防守让他有点难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