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内
夏启与老者这样一前一后,三个时辰过去了,目光扫过数百个书架上的书籍。
老者从开始便认真的跟着,未曾有任何言论,只是一边摆弄着手里的书简,一边思索思索着。
这藏书阁内上千架的书籍,收录了诸子百家诸多文献,又有大夏近百年收录的许多武功秘籍,还有许多经典的养气之法,种种分门别类的书籍在这数千的架子上,这藏书阁可以说是大夏书籍最全之地。
藏书阁内有老者坐镇,自是最安全之地。
夏启停了下来,目光从一卷卷黄皮书离开。
“老师在这藏书阁内枯坐二十年,这数千架的天下奇书、武功秘籍、修道养气之论,可有突破。”
夏启转身向老者问道.
“这天下若真是枯坐便可悟道,这诸子百家不知有多少大人物。”
老者又说道:
“臣之所以枯坐藏书阁,乃是因为臣半截胳膊要入土了,朝堂江湖之事早已经与我如浮云。
老了,九州之大,已经不是我这种老木头的舞台了。还不如在这藏书阁整理书籍,修身养性。”
老者的眼神像是在回忆,夏启也知道,老者在大夏做官数十载,历经三代先皇,又受先皇托孤,保护自己在皇宫内的安全。看着老者,夏启便没有再追问老者枯坐之事。
夏启看着老者手中的破旧的书简,又问道:
“老师可知,大夏之志?”
“大夏之志,可是陛下之志,亦或是太祖、玄宗与先王景帝之志?
若太祖、玄宗与先王景帝,乃立大夏之国,为九州之霸。
若陛下之志,臣知又不知。”
老者说完,夏启又问道:
“九州可有一统?”
老者沉默到,又看看藏书阁这数千架的藏书,说道:
“陛下两年前向臣说过大一统国家的理念,当时只觉陛下少年心性,但却又惊喜,三代先王励精图治,如今陛下自幼便有此之志,臣倍感欣慰。
陛下登基四年来,十六岁亲政,如今两年已经稳固王位更替的变动,甚至国力更上一层,臣亦看在眼里。
但九州之大,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大一统国家。
两千年前,大楚强霸天下,四州之地,亦不过五百年,便分崩离析,苟延残喘三百年,如今只有零星遗迹,宫璧残垣。
臣亦相信,大夏四代之治,亦能成九州之霸。大夏再往后数代努力,陛下的大一统定能实现。”
老者说完,看到夏启在沉思,又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