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喧闹的嘈杂声袭来,我还在睡梦中徘徊。
二叔和胖子一行人早已收拾好,在屋子里谈论些什么,好像是起了什么争执,胖子脸上有些不悦。
我睁开还没睡醒的眼睛,看着这一幕也是很吃惊,急忙起身朝他们走去。
后来从他们的谈论中听懂了大致意思。
二叔安排了人手送工具过来,让胖子留在这里接应,因为这次古墓的信息还没弄清楚,至于需要多少人手和工具,二叔心里也没底。
那个小年轻肯定是跟着老雷走的,二叔不放心我一个人在这里,从资历和阅历来说,这个胖子是留在这里的最优抉择。
胖子本想跟我们一起进山,顺道学学二叔对风水的独到见解,亦不枉来此一回,毕竟一年也难有几次这种机会。
倒斗不是正经工作,不像每天朝九晚五地按时上下班。一年中大多时候都是在打探信息,或者查找古书记录,提取里面的关键线索,花上大量精力去实地探访,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
最终在二叔的劝慰下,胖子同意了二叔的安排,决定等我们消息,他俩最终相视一笑,默契的眼神和微笑,充斥着整个场面。
收拾完东西,我们四人背上行囊匆匆踏上寻找古墓之旅。
据二叔的线索分析,古墓可能离我们大约四五十公里,差不多在另一个县城边缘。
我们拦了一辆的士,说完目的地后,那个的士司机连连摇头,说那边山路太难走,人迹罕至,准备驱车离去,不过片刻后他立马改变了主意。
二叔掏出皮夹子,那司机看着那几张红票子不住点头,一改刚才的作风,二话不说麻利儿的赶起路来。
汽车一路疾驰,司机先是对我们这行人感到好奇,问我们去那里做什么。
二叔把他一顿忽悠后,司机开始和我们拉起了家常,慢慢地就扯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上。
司机姓刘,年纪比二叔稍长,脸上的皮肤有点蜡黄,左手食指与中指的指甲有些发黄,看来也是个老烟枪。
他一路上都喋喋不休,这是常年接送乘客锤炼出的能力,但亦可能是性格因素造就的。
一路上他都在介绍当地的情况,说我们要去那个村子,以前那里叫望仙寨,住的都是山里的老苗族,现在基本上算是荒废了。
二叔问道:“老哥,为什么以前叫望仙寨,有什么典故不成?”
司机听到二叔的问话,咧嘴一笑滔滔不绝地展示着他那渊博的知识。
原来这里有个传说,在秦皇汉武时期,这里还是广阔无垠的原始森林,飞禽猛兽那是不计其数。
突有一日,天降巨物,形似七彩莲花坠入山中,只听得轰隆隆雷声大震,火光冲天。
恰巧一队残兵败将路过此地,目睹了这个过程,为首的将领带上一队亲兵,往山里赶去查看情况。
那队人马三天都没出来,在外等候的副将焦急万分,无奈只好带上一队人马前去支援。刚到半路就碰上主将归来,毫发无损且精神十足,身边的亲兵个个威武雄壮。
副将见状顿感欣慰,后来这队兵马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立下赫赫战功。
待大汉王朝安定天下后,那名主将请辞回到这里,带着随从在那深山中建立了一个村寨,取名望仙寨。
后来县里来人实地考察后,改为石家村。
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个村就开始渐渐衰败了,有人说是得罪了神仙,凡人改动了这里的地名得罪仙人,仙人收回了仙法不再对这里庇佑。
二叔好奇地问,为什么说那个村子荒废了,司机接过二叔的香烟叼在嘴上,左手从门扶手处拾起打火机点上,嘴巴里不停地说着怪事。
那村子在八九十年代,还是一副人丁兴旺的景象,村里大约八九十户人家,总的算来可能有四百多口人,也算远近皆知。
自从十几年前来了一个勘探队,进山后怪事不断发生,连连死了好些人。
说到这里,他扔掉了烟头,顿了顿不再继续说。
二叔见状赶紧掏出一根烟,点上后递到了他手上,接过香烟他又接着说了起来。
后来几年村子里就不停地闹腾,小孩莫名半夜丢失,牲畜也无故死亡。
起初人们以为是闹邪祟,就请来道士做法。道士看罢村子里的怪事,带着一行人进山开坛做法,足足做了三天。
“你猜怎么着?”
这司机还卖起了关子。
老雷接话道:“肯定啥用没有呗,要是有用村子就不会没落。”
那司机把头转过来对着老雷看了一眼,随即继续开车说道:“不但没有好转,连那个老道自个儿,都把老命撂在那里。
第二天被村民发现的时候,脑袋都不知道去哪儿了,现场非常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自从那件事之后,村子里的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搬离这里了。有些富足一点的搬进县城做起小生意,有的就搬到隔壁村子去居住了,现在那个村子几乎看不到人影了,算得上是一个荒村了。
听司机这一通讲解,我心里开始发毛起来。他娘的,这是个什么鬼地方,倒是挺吓人的。别特么古墓没寻着,把小命给折在这里了。
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不对!这不能称作公路,顶多算作马路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