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起点在玄火国,一个叫迷雾镇的地方,迷雾镇是由三个村庄组成的,分别为陈村,李村,和田村。
这一天,陈村的一个叫陈生的少年按照往常的惯例背上采药的竹篓准备去山村旁的迷雾山上采药,迷雾镇也是因为是迷雾山山脚,所以才被取名为迷雾镇,迷雾山上的迷雾没有人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也没人知道这迷雾是否有一天会消散。
陈生的亲爹是一位药师,叫陈往,早年带着襁褓之中的陈生来到迷雾镇的陈村生活,村里但凡有人生病都是陈往治好的,但是他在陈生六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听说是出去悬壶济世去了,如今陈生已经十六岁了,他却从来没有回来过,至今杳无音信。村里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如今是否还活着。
陈生是村里一个叫陈三的人养大的,陈三是陈往的好朋友,是一个木匠,村里的木工属他做的最好,靠着不错的手艺基本也是衣食无忧。陈往走后便把陈生托付给了陈三,而陈三这些年也一直把陈生视如己出,他也有个女儿,比陈生大一岁,原来名叫陈茹,但因为陈三的妻子叫李雪,几年前便过世了,于是就让女儿改名陈忆雪。
其实对于陈三而言,陈往是他们一家的恩人。这话得从李雪说起,李雪是隔壁李村嫁过来的,刚嫁过来不到一年就怀了孕,生完陈忆雪后就落下了毛病,两年后便恶化成了重疾,好在当时陈往已经来到陈村已有一年的时间,和陈三一家来往最为密切,自然主动替李雪治疗,便使其又多活了十来年。陈往的药师之名也是那时候在镇上彻底传开,后来就连其他村的人也都来找他看病。
如今他们只有一家三口人相依为命,陈忆雪这几年一直在学做女工,一家人的衣服基本都是她做的。但大家都说陈三疼爱陈生还胜过自己女儿,陈生平时除了读书认字以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他亲爹留下的药经,和去山上采药。这些年也可以给村里的人治伤看病了,再加上陈生长的和他亲爹一样眉清目秀,他自然也因此成了村里人眼中的香饽饽,家里有女儿的村民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尤其是这两年,到陈三家里说亲的也开始多了。【本书注解之药经:由陈往所编著,一本详细记载迷雾镇周围所生长的草药及其功效的书籍】
“阿弟,你今天去采药的时候记得帮我再抓一只兔子,记得要公的。”陈忆雪朝正要出门的陈生喊道。“知道了,雪姐,你都叮嘱我好几次了,本来我还想把这只已经痊愈的母兔放回山里的,现在还得为你去山里抓一只公兔凑对,真是罪过哦。”陈生无奈道。上个月陈生在迷雾山上救了只受伤的野兔回来,本打算治好就放生的,结果被自己这个姐姐当成了宠物霸占了,现在陈忆雪觉得一只兔子太孤单了,就想陈生再去山中抓一只公兔来凑一对。
“生儿,去山上小心点,今天早点回来,今天爹去镇上市集买点鱼做给你们吃。”门前的陈三一边做着木椅一边对陈生说道,眼里满满的慈爱。
“知道了。三爹。我采完药就立刻回来。”陈生边答应边快步朝迷雾山的方向走去,陈生也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山采药,过去陈三一直不愿意让陈生上山,毕竟迷雾山虽说没出过什么人命的事情,但是时常有人进山后因为迷雾而迷路,有的人甚至七八天都没有回来。但好在山上有可食用的植物和果实。还有一些动物。一般没有人饿死在里面,但出来后都会病倒一阵子,不过在外面看来迷雾山除了常年笼罩着迷雾以外,和正常山林无异。后来陈生向陈三再三保证只在迷雾山的外围采药后陈三也不再阻拦了。
陈生从小就聪明,自从跟了镇上的教书先生认了几年字,读了几年书后,便开始看陈往留下的药经,从此边对山中的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会去山的外围采摘一些草药移植到家中的后院里,比如一些止血草,化瘀草,驱寒草等常见的草药等,而且励志想要做一个悬壶济世的药师。这两年陈三做木工的时候受伤都是陈生治疗好的。还有村里人也时常打猎受伤,偶感风寒等都会来找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