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感悟?就是你遇到一件事儿,你去思考,其起源,从中而汲取经验。这只是人一个小小精进的方法。我所说的感悟是比较宏观的,是从精神与肉体整合开始的。
在年少的时候,我常常这样,你不要讲什么大道理,我都懂。你再认真的问自己一遍,真得懂吗?你是否经历过?你是否在面对这样的事情,会怀着不同的心态去看待它。并且,并为之所用,从中借着逆境去乘风破浪。生活在阳光下面的人永远不懂在黑暗中爬行到阳光下的人,因为他没有切身经历那种黑暗和无助,无望,极致的痛苦之中。
会吗?大部分人都不会,不是吗?就说在这20出头的年龄,又有多少人会去理解并且执行呢?常常我仰望别人,为什么别人怎么怎么样,眼里装着羡慕的眼光,去羡慕别人。可是,你是否问问自己,人家在默默地努力,你在干嘛?人家下了班,发狂的学习,是为了啥?
你总说自己不想做,如果我做了,我也会怎么怎么样?这一切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好似现在的我,在十七、十八岁的时候,感觉自己很有才华,能作诗解文。结果呢?拿着微薄的工资,再空余时间写写文,就从现实来说,谁都渴望成名,从而慢慢变现。但我写的压根就不是从利益角度出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籍。能有读者就好,最起码我还有动力。
因为我只是想引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至少在未来的道路上,你我有缘,一起孤军奋战。最起码,有前行的人,你会感到一丝丝地心安,我也是。但现实往往都是在孤独中前进的,期待越大,失望就越大。
曾经,以为自己也能像那些大神一样,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地粉丝。现在想想有些可笑,虽然同为写作,但我走的路却不同。虽然之前在抖音上有着一两万的粉丝·,都很喜欢我的原创小说,但这都是些情感类型的小说。
当自己在这条路前行时,会发现远远没有想象的简单,甚至千难万难。这便是感悟,明明知道结果的概率很小很小的时候,却毅然选择前行。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很自卑,身体又瘦弱。接连着两次创业的失败,自己抑郁了两三年。不想和任何人社交,只想睡觉,连基本的生活都靠点外卖,只有晚上安静的时候,自己偷偷地跑出宿舍,去享受清新的空气。
那种感觉很难受,就好像自己只能偷偷地瞭望整个世界,生怕这一丝丝的安静被人打扰。
不知道你有没有抑郁或者社会恐惧症,明白的都明白,至于说怎么走出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被生活逼的,当抑郁到极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觉得也没什么。至于我自己的方法,推荐要么选择读书,或者去社交APP,像SOL,去默默地听一些声音。我就喜欢默默的倾听别人诉说,也不插话,只想安安静静的。
这是我的感悟,或许在你面前不值一提,当然我也不会去胡乱的编造一些故事去骗你,没有意义,不是吗?我到现在还是瘦弱,连50KG都没有,身高大概1米7~1米75,连一个正常人都不算。我回过头来,才明白身处黑暗之中,好像并不可怕,过去了的事,难道还去留恋吗?
为什么我会说我连普通人都比不上,因为我的人格压根不健全。
从小学说起吧,我很瘦弱,也没什么力气,被同龄人玩耍是很正常地。当然,我也不太愿意去提起那些回忆伤疤的事,因为我无论用多么苍白的语言,都没有感同身受。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出生在1999年,很贫穷的时代,相信80,90后感触比较深吧。像95后也有一些人感触比较深,00后这些人就比较少了。
住的房子是那种土胚房,用大大黄黄的泥土砖堆彻起来,那时候记得还没有修马路,还是黄泥土,坑坑洼洼地,那时候物质上的匮乏,都不知道什么叫有钱。
记得小学六年级,因为小学离我家比较远,一般中午不回家吃,便会带着盒饭,饭底下时常卧着一个大大的荷包蛋,便是满满的幸福感,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或者有过经历?
因为我的家庭就我一个,我爸妈都会尽可能的满足我。当然我唯一庆幸地便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人性,我的盒饭,尽可能带一些差的饭菜,那时候很害怕,我害怕比他们的菜更好,会产生隔阂,相对于我的同学来说,家庭还比较好一丢丢,但也没有好到哪去,只是我家里就我一个的原因。
或许是自己自私,不愿意把好的东西分享;但我知道我宁愿别人好,自己苛刻点没关系的。
现在回想起来,若没有当时那种善良,或许现在会有很大的变样。
我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看到别人快乐,我也会快乐;我比较笨,傻一点。
到了初中时代,看到别人买苹果手机,有新奇地东西出现时;买的鞋子都穿得比我好的时候。我便开始自卑了,可能那时候会觉得比不上人家,心里会感觉自形惭愧吧,我自尊心又比较强,也会有一些虚荣感。总认为模样学着他们,自己也是那样的人吧。
当时再加上学习的压力,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拼了命的学习,结果成绩在班上不上也不下,导致心里很难受。最难受的不是那些优等生,也不是那些差生,真正痛苦的是我们这些不上不下的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