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以这个词来写文章。其实,我现实过的很惨,不好。实话实说,我以为我自己可以不向现实妥协,但是租房子,我就得妥协。
随着思维得扩化,总觉得自己会很骄傲,是精神上的骄傲。
或许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换句话说,我觉得自己养尊处优惯了。
痛苦与磨难还远远不够,那种刺角总是凸出,没有被生活磨平.
我知道,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但是,我面对自以为比我弱的人,骨子里还是会有轻视的。
从内心上,还是觉得我比他强,便会轻视。但是,我的行为却表现很温和、待人友善。
这是一种本能的欲望,会迸发出来,常常在这种欲望过后,我便会反思自己。
自己又凭什么呢?
一无所有的年纪,又能凭什么?
所以,我缺乏这种工匠精神,永远用一颗心,去细致打磨一件小事,并且重复。
工匠,单单一词,便是觉得很伟大。
但往往,现实的你、我总抱有功利之心。
好像无法避免。
相信大家,也看过许多报道,很多名校的学生,回到老家,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他们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前途甚至是一片光明,但依然选择做一名手艺人,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更多人,却表示着不理解。
会说他们愚笨,甚至说融不了社会;总以自己的角度去想象别人,结果也是自己的想法罢了。
因为这一选择,表明地是做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
或许,在我个人地想法上,他们是能够在传统文化上,工作着,得到个人的精神愉悦吧。
现在大部分人,包括你、我,都认为自己不该甘于平庸,不与瓦烁同行。
但是,往往,现实给予一记痛击。
工匠精神,不是说就要做一名“工匠”,甚至一名传统手艺人;它代表着一种精神的标榜。
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生活之中,用细致的认真,一颗平常心去打磨日常的一件小事。
即便,生活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自己能从中得到精神愉悦感,便知足了吧。
人的大脑会分泌两种物质,都能让我们得到愉悦。一种是多巴胺,另一种是内啡肽。
就如同我抽着“精神支柱”,一根能产生两小时的多巴胺,只是短暂的维持罢了。
而另一种,需要痛苦之后或者坚持之后,得来的精神愉悦感。
很多人选择前者,我也不另外,只是我也正在执行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