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立国不以德者,后必乱之!周末七国纷争,秦始皇嬴政以暴政统一天下,立国未至三代而天下大乱。及刘邦称汉,文景立德,历帝十二代,中有王莽篡汉,却是光武中兴。到了汉末,群雄逐鹿,三国纷争。曹魏以奸诈立国,江山终归司马氏窃取。司马氏延魏之奸诈,武帝、惠帝立、贾后弄权,引皇室内争,成八王之乱。一时间,群雄再起风云,江山缥缈风雨,中原狼烟四起!
公元307年,晋孝怀帝司马炽,改永兴年号为永嘉,是为永嘉元年。
西晋七王作乱后,第八王司马越登场,授太子太傅衔,入朝辅政,然江山社稷已如危卵。朝廷皇室纷争,帝权衰弱,派系林立,朝堂外,匈奴人刘渊诈称汉室后裔,引胡兵染指中原。
二月初,东莱人王弥起兵反叛,攻掠青、徐二州。
五月,牧马人首领汲桑聚众谋反,攻陷邺城。建宁郡夷人攻陷宁州,屠杀百姓无数。
七月初,东海王司马越出镇许昌,屯兵官渡,准备讨伐汲桑。
翌日,司马越率随从八骑,临黄河查看水势。
此前,黄河刚发过一场大水,方圆千里泛滥,周遭县百姓受难,农田庄稼被淹,道路泥泞寸步难行。
司马越见此情形,想起朝局混乱,怀帝及其文武对他也是不断猜疑,心中便有了退兵之念,不禁叹道:“真乃天意昭昭!”
兖州刺史苟晞猜中司马越心思,上前说道:“牧马离厩,祸乱一方,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大王驱中原吊伐河北乃奉天安民,定能克敌首成全功,以肃视听!“
司马越闻言,心中阴霾立时消散,丢掉了退兵的想法。
众人正议进攻河北的方略,忽然见东方有明星当空,大小如鸡蛋,身形隐隐不稳。正在惊疑间,明星望正北方邺城方向坠去。
司马越大惊,环视左右问道:“此像主何吉凶?”
谋士王先答道:“白日见星如斗,此乃乱天之像也!其芒如炬,试与太阳争辉,落地处,当有枭雄出世!”
司马越急忙率众人回营,催动兵马,望河北而行。
正行间,又见红光漫天,司马越亲自上前查探,只见红光稍纵即逝,起光处掀起滚滚尘土,众人定睛一看,有一支约莫三千人的队伍,盔甲鲜亮地打着晋军的旗号向这边走来。
司马越担心是汲桑伪装成晋军,令大军摆开阵势,列阵待敌。
两军相距百二十步,司马越见对方大纛上书“李”字,令将校上前询问。
将校上前喊话道:“来将可报姓名!”
只见一骑出阵,马背上十五六岁的少年,头戴镔铁虎头盔,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九吞八乍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刚戟,坐下啸风追电,明眉秀目,声若洪钟答道:“我乃邯郸太守李高之子李义,闻大王兵罚河北,特令某来相助,烦请相告!”
司马越早已听知,尚未应答。王先出马低声说道:“先有异象现世,当应此子,望大王仔细行事。”
苟晞劝道:“万万不可!大王奉天伐罪,四海之士无不箪壶相迎,今有此子率河北之兵来助,当委重任以纳河北士心为上!”
司马越绰马出阵道:“今率雄师百万,奉旨讨贼!将军奉旨前来,当为我军一部,来日可为先锋,克城破贼后,表奏天子,必有重赏!”
说完,司马越令人取来圣旨,就马上宣读。李义上前来,下马伏地跪听。宣旨必,司马越下马扶起李义道:“河北之地多有叛乱,唯将军以义事勤,真大丈夫也!”
李义再次拜谢。
却说此子,姓李名义,字文德,本非现世之人,他来自未来,本也姓李。本名取自:文章千古远,得失寸知心。得字不雅,便通了德,是为李文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