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宁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并不相信所有人都是真心的,至少会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思偏向他,剩下的,也会因为这一道紧箍咒带头上,轻易不敢枉为。
说穿了,泽宁并不是真的赦免了他们,给他们开了一张期票,告诉他们,只要对他忠心,就不再计较,如果背叛,加倍重罚。
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下,泽宁相当于董事长,程公公是集团公司的总裁,而柴叔相当于总公司的总经理,有他们二个人顶在前面,泽宁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拓展上面。
马顺把几个闹事的男子带走,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拿到什么样的证据,不一定就能把金英给拿下来,原因很简单,在权和财上,金英更贪财,王振则更贪权,太皇太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垂帘听政十多年,政治感觉很灵敏,根本不相信金英会亲自参与了这件事情,顶多是一个纵容之罪。况且,把金英拿下,王振就会趁机上位,有金英牵扯他,王振才会有所忌惮。
从袁彬打听来的消息得知,因为常德公主一事,皇太后对金英十分不满,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然而,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有得做,这件事情的发生,只能让他有所收敛,双个人之间的仇怨越发难解了。
关于暴乱的处理,泽宁也扔给了程公公,对他只有一个要求,放过参与的无辜农夫,把挑头闹事的全部揪出来,泽宁确信,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悄无声息的搞出这么大动静,绝对不是那几个男子就能搞得出来的,一定还有不少人参与其中。
把这些事情交待完了,泽宁又带着人一头扎进了蒸汽机项目上了,为此,他派袁彬从工部的军器局找来标准的尺子,以此为标准,做出卡尺,有了标准尺寸,再做出简易的车床,然后制作蒸汽机的各个部件。
他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制作车床的材料不过关,导致精密度不够,容易漏气。常听人说,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反复对熟铁进行捶打,其实就是为了把铁里的碳挤出去,当含碳量介于0.02%至2.11%之间,便是人们常说的钢,这种钢叫碳钢,是最普通的钢。
泽宁采用的是吹氧法,对材料重新加工,这才获得勉强可以使用的材料,用以加工出一套简宜的车床,有了车床,就可以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机械加工了,经过连夜奋战,第一台蒸汽机终于面世了。
在一世纪,一名叫希罗的希腊人就发明了蒸汽机雏形汽转球,十七世纪,法国人巴本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数十年后,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并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对蒸汽机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穿越到大明朝的泽宁,剽窃了瓦特先生的发明,提前将蒸汽机推上了历史舞台,用它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抽水,将河泊里的水抽到农田里,进行农业灌溉。在历史上,蒸汽机最初的作用也是抽水,是从矿井里把废水抽出来,因此得名“矿工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