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视察灵洲(1 / 2)

加入书签

p

元二十,大都卫朔启前往灵县,视造船作

数日前,他已接刘穆之报,称已以远捕捞为,组建一支船

中,刘之还指,远洋运离不强大的船业。

对此,朔深以然,特下令整河西造业。

两年前始,河西开始从东招募才,极地加快造船业展。

月初,督李暠、刺史寇、郡守虔等朔文武,大都护大河东

卫朔第次来朔视察,第一次目狼藉同,眼朔州已非昔比。

看着样大变朔州,朔不由崔浩赞不已。

朔方有日之局,与当崔浩悉治理不关系。

当年崔刚一上朔州刺,便亲实地深考察了地。

后又因制宜提了各种划,最让朔州济有了大飞跃。

“大护,在洲县西有一座山,其断了大与灵洲系,让洲成为名的缺之地。”

“后崔长史任朔州史,组人力成凿穿艾(艾山叫峡口,是今宁夏吴市、青峡市牛山、青的统称),贯通大河。”

“并艾山地修建一引大河溉农田水利工——即山渠。”

“正这一条利工程,为灵洲展农业定了基。”

“经数年展,今洲县已为朔州西部重镇,是河西接朔方枢纽之。”

了继任寇赞述往日功,崔浩是感慨已。

“直到今,臣尤得首次灵洲县到的情。”

“当时因河变迁,汉代遗下来的渠道高河床两,根本法饮水、灌溉。”

“而地又缺雨水,解决此题,只引黄河另外修,进行溉。”

“随后上书都府,提了修建山渠计,并得主公鼎支持。”

“艾渠工程太元十年春正动工,后历时十天完,新渠长四十,下接时古渠,总长百二十。”

“得益于山渠建,让周四万余荒田,成了可溉之良。”

“伯渊此实乃利当代、在千秋!”

“主公过了,臣敢当此赞。”

说话间,众人一来到了山渠附

当即翻下马,致勃勃走在田地头,地视察道。

朔看着荡荡的道满脸解地问:“咦?道中怎没水?”

见大护动问,朔州刺寇赞看一眼崔,迈步前解释:“主所有不,当年长史建艾山渠,又对地农业产经验行了总,提出个‘节灌溉法’。”

“何为节灌溉法?”

规定:一旬灌一遍,后灌水遍,谷成熟。”

原来洲县降很少,使建成山渠也彻底解缺水难

节约用,同时长远考,在艾渠建成,崔浩提出了田轮溉法。

“自从艾渠建成,本地农连年丰。”

“灵洲县至北地已从贫之地,跃成为名的大仓。”

“光今为赈济民,臣命调集百艘船,利用河水运,将本地积的粮共五十斛,尽运往并。”

朔心中动问:“所用船可是产灵洲船?”

“正是!”

“三前,刺府在牵山(今夏六盘北)就伐木,过清水河道,木料运黄河岸船坊内,用以造。”

“前年冬,随着江船师到,大大高了船造船技,”

“至今,洲船坊共造船百多艘。”

是有了些船,批粮草水路顺河而下,单程数便可抵州。”

“不到个月,过水陆运粮五万斛。”

“此不仅节民力十多,且费牛马,也不废。”

“鉴于本粮食连大丰收,又有船等重要坊。”

“臣等心有人觎灵洲,遂耗巨重修县。”

“同时,又请李督上报西大将府,新折冲府,以保障粮、船安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