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在扬州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好事,比如说解救落难的女子啦,打击假铜钱的制造和销售商啦,救济贫困的书生啦……
他在扬州的威望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要救难,找江天。”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成了扬州城百姓们一句的口头禅。
扬州的官场,在江天到达以后,也带来了一场大地震。一些贪官污吏被拿掉,甚至被判刑,而一些能力强的好官得到了提拔重用。
这当然都是江天的功劳。
在扬州办完公务之后,江天准备赶到下一站—江南东道巡查。
扬州的百姓听说观察黜置使大人江天明天就要离开,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地沿路沿河等待见江大人一面。
当江天一行离开扬州大都督府起,到登上运河上的大船,再到过了扬州南门—阊门,甚至到了城南的万才桥上,也到处都有激动不已的百姓依依不舍地挥泪送别。
一城之人皆若狂!
“江大人,舍不得您离开呀!”
“江大人,别忘了扬州!我们时刻翘首企盼您回来!”
“江大人,我们扬州所有百姓都感激您呀!”
………………………………
江天少不了要抱拳感谢扬州百姓的依依送别之情。
真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离开扬州,大船航行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之上,视野立刻为之开阔,心胸也变得宽广起来。
长江之南,就是金陵。
大唐的金陵,简直就是一座全国最悲催的城市。当年,秦始皇开挖秦淮河,破了金陵的龙脉。大隋皇帝也害怕金陵依然存留有王者之气,就下令把金陵地面上的宫殿、官府一律烧光、铲平。曾经辉煌一时的金陵一时间变得荒凉不堪。到了唐朝时候,金陵改为江宁县,连个州郡都不是了。
江天一行下了船,在江宁县令的陪同下,参观了凤凰台、瓦罐寺、台城、秦淮河等金陵名胜。
只见处处人烟稀少,芳草萋萋,一派荒凉景象。
卧槽!连见个人影都难,更别提游人如织了。
这真的就是金陵吗?
在秦淮河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江天突然想到中唐大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歌,最能代表他此刻落寞、无奈的心情:
江天低声吟诵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宁县城一听,惊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好诗!好诗!太传神啦!把金陵城的现状刻画得惟妙惟肖啊!”
“过奖啦!不过是有感而发罢啦!”江天说道。
和江天一道来观景怀古的大舅哥于涛又一次被震惊到了。
妹夫简直是大唐第一诗人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于涛从此以后,再也不在妹夫面前做一首诗,不!半首诗也不再做啦!没法比,没法比,水平差距太大啦!
差距大的简直要怀疑人生。
陪同的官员也都是赞美之声。
江天很有些飘飘然起来:哈哈!本来想低调一些,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在江宁县短暂停留之后,第二天到达丹阳郡。
丹阳郡是江南东道的首府所在地。
丹阳郡的所在的地方,就是多数人知道的镇江、润州,大唐天宝年间称作丹阳。
江天一行的人比较多,有男有女,本来想住在驿站里算了,可是后来一想,还是住在丹阳太守府吧,这样在安全上,不会给丹阳郡带来更大的压力。
到一个地方考察,市场是最靠谱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市场的买卖是兴旺还是衰败,物价是高还是底,当地人的消费情况怎么样。也可以听到或看到许许多多衙门里面不知道的东西。
江天扮做平民,只带着宋光和于涛两个人,来到丹阳的市场里。
市场里热闹非凡。丝绸店、布匹店、茶叶店、木材店、瓷器店、油漆店、鱼店、菜店等各种店铺都有。人声鼎沸,买卖兴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