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圣国的第二任皇帝,继位不到一个月就暴毙了。甚至来不及举行登基大典。对外,太平道宣称新皇帝是噎死的,但祯武的死因,不少人都心中有数。毕竟祯武胡吃海塞了几十年,也没见出什么问题,他噎死后,那盘点心也迅速消失不见,这一切的不合理,都让宫中的侍女们暗中讨论。
虽然祯武死的蹊跷,但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反驳,或者说想站出来的祯武亲信,都被处理掉了。
祯武是有后代的,所以在祯武死后,朝内的大臣们就在祯武死后迅速分成了两派,祯武心腹组成的一派希望祯武的长子祯仁继位,其他文臣武将组成的另一派则是中意于祯武的幼弟祯文。
祯文虽然只是先帝的幼子,但他目前是大贤良师唯一存活于世的儿子,其他孩子大多早夭,或者死于战事、疾病。在祯平去世时,只有太子祯武和幼子祯文还活着。
所以祯文天生就继承了一笔巨大的政治遗产。而祯文也极为凑巧的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地——他要等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并参加哥哥的继位典礼后才能回去。于是他也很凑巧的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在了黄天城。如果他不在都城,朝中支持他的臣子是没法拧成一股绳的。
两派相持不下,在朝中吵翻了天,甚至有廷臣想趁夜把祯仁带进宫中,造成继位的既定事实,却被祯文派发现,当场堵在宫城外。
两派人马从午夜就僵持在一起,一直吵到太阳快出来也没有分出个上下。这时从皇宫内突然冲出一波御前侍卫,他们血洗了在场的人马,祯仁当场被杀,支持他的大臣也全部被株连。但祯文的手下也遭了池鱼之殃。
当时两拨人混杂在一起,侍卫们冲出后就是闷声砍杀,导致不少祯文派的大臣也命丧当场。
动乱足足持续了几个时辰。一时之间黄天城内到处都是四下拿人的御前侍卫。只要是死在宫门外的大臣,都被抄家灭族。
直到祯文被一群重臣带进皇宫,继承了帝位,然后命令御前侍卫停手,这才终止了这场动乱。
这场内斗,导致祯武一系的大臣死伤殆尽,祯文的亲信大臣也损失了近一半。同时中枢的重臣们也趁机内斗,豪族、贵族出身的大臣们联手清理掉了几位开国元老,彻底把握了黄天圣国的大权。
同时,他们还以清除叛党的名义,对国内进行了又一次大清洗,并对祯武处理掉的官员进行了复职。祯武本身清理的,除了人公将军祯和的几个心腹外,大多是豪强出身的官员,他们的卷土重来也代表了中枢的意思。
动乱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平息。等动乱平息,祯文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光杆皇帝,国家政权被几位中枢重臣和他们的门徒牢牢的把握,之前太平道的高层损失殆尽,仅存的一些也是和豪强们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家伙。
此时,黄天圣国终于完成了权利的交接,天下重归平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