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郡,望乡村
今年已经是中原流民离开故土的第五个年头了,这五年里北方的大族军阀们打了一场又一场大会战,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南方却相对稳定的多,流民们才得以把原来还算凑活的日子过下去。
村北头,几个小孩子还在新田间嬉闹,不一会儿就弄的浑身是泥土,互相瞅瞅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时候一个稍大些的小男孩,从村里走来,对着这群小泥球喊到:“芙丽,回家啦,婶娘喊咱们吃饭啦。”
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刘芙丽随手摸了两把脸上的灰土,颠颠的朝村口跑去,嘴里奶声奶气的喊着:“知道啦,士元哥哥。”
刘士元看着小妹一跑一抖的小揪揪和满脸的土灰,还是忍不住笑着说到:“你这个样子,也不怕被人认做狸奴(猫)?”
刘芙丽摇了摇头,笑嘻嘻的说:“嘿嘿,当狸奴有什么不好,还能上树咧。”
大一岁的刘士元没有跟妹妹争论,反而狡黠的一撇嘴到:“是啊,还要吃仓鼠(老鼠)呢。”
刘芙丽大惊失色,怯生生的说:“啊?那我还是当个人吧。”
还没等刘士元笑话她,另一个孩子的声音响起:“刘阿哥,你们先别走啊。”
“怎么了大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作为村里最年长的男孩子,刘士元还是继承了他母亲的热心肠,当即就问到。
大头看了看刘士元,有些扭捏的说到:“就是这个,我们从北边的山神庙发现的。”说着另一个小孩子递上了一个毛茸茸圆滚滚黄溜溜的东西,放到了刘士元面前。
刘士元扫了一眼就看明白了这是什么,当即好奇的打量着说到:“这是?橘黄色的狸奴?真是少见啊?”
“是啊,大头也稀罕的紧呢,就是…就是…”那个小孩欲言又止,只是紧紧的盯着刘士元。
刘士元眼睛一瞥,就看到大头低着头没有说话,从小早熟常被夸奖为小大人的刘士元立马就明白了他的难言之隐。大头家只剩下了一个年迈的祖母带着他,相依为命,怎么养的了这狸奴,更何况狸奴夜晚不宁,老人家的睡梦浅,又怎么能安眠?
刘士元灵机一动装模作样的说到:“大头你们不必说了,我明白了,这只狸奴我收下了,不过可不白养它。你得时常来给它抓痒,陪它玩笑,得空还得给它抓知了。你做不做得到啊?哪天做不到我可要丟了它。”
原本无精打采的大头听完,猛的抬起了头,如小鸡啄碎米一样不停的点头答应到:“诶?嗯嗯嗯,我做的到,我一定做的到。”
“好,那我们走啦。”刘士元满意的点头回应着,弯腰就抱起了地上那只小奶猫,惊得它是喵喵乱叫,非常微弱的挣扎着。刘芙丽也凑过来好奇的瞅着这个小东西,不停的问东问西。
二人刚走,大头有些不舍的看着刘士元一行人离开的背影,旁边的小孩继续说到:“我就说刘二伯家有钱,养的起狸奴。我姑父可说了,刘六叔已经做了北边的大官,以后可是能顿顿吃馍馍了…”小孩还在不停的絮叨,不过大头耳朵里压根没有这些话,直接就过滤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