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格听了杜君献此言,心中的焦躁稍微宽解了一些,他想了想,随即问道:“那依杜大人的意见,我们现在是否暂缓进攻,先等着哈立德打开堡垒大门如何呢?”。
杜君献道:“将军,如此形势之下,还是要继续进攻的。
现在这些教徒之所以顽抗,一来是因为这堡垒的防御塔十分坚固,他们凭坚据险,有所依仗。
二来是因为这堡垒中应该还有不少武器箭矢供他们使用,所以这些教徒心中的敌意和反抗之心都十分的强烈。
而我军屯驻于险要山崖之下,久攻不克,如果一旦停止进攻,士气必遭重挫。
现在看似双方形成了对耗之势,其实对方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我军保持攻势就可以耗尽他们的身心体力,就算有坚固的城防、充足的武器,他们最后也必将崩溃。
如果哈立德一伙人能为大军打开堡垒大门,消灭掉堡内那些反抗的教徒自然是好,倘若他做不到这些,我们也可以自己硬攻进去,所以我们决不能停止进攻,一旦给了对方喘息的机会,等他们缓过劲儿来,咱们不知道还要攻打多久,还要损失多少人啊!”。
毕力格琢磨着是这个道理,可一想连日来不断增多的伤亡,不免又有些心疼,于是问道:“这几日来我军伤亡不断增多,眼看局势未定,这可如何是好啊?”。
杜君献说道:“将军不要如此,俗语道‘慈不掌兵’,一时的得失莫要萦怀啊。”。
毕力格边擦着脸上的汗水边叹息着说道:“哎,杜大人你哪里晓得我的苦处啊,今次领兵前来,这带来的都是我的本族人,如今死伤这许多人,我回去,也无法和他们的家里人交代啊。”。
杜君献没有立刻答他,而是又吃了几口茶,才缓声回复道:“既然如此,也不想将军太过纠结为难,下官想着,既要保持攻势,又要减少伤亡,那只有全用上床子弩和抛石机了,这样既可以远程进攻,保持威慑,又可以减少伤亡,将军尊意如何啊?”。
听得杜君献此言,毕力格长叹了口气,说道:“如此一来,伤亡确实减少了,但这抛石机虽能及远,但移动不甚灵便,那些教徒都躲在坚固城防箭塔之后,只要稍加躲避,我们也奈何不得他们啊?况且,我们这样不疼不痒地打,消耗石弹军器不说,也不知要耗到什么时候啊。”。
杜君献听到他这话,心知火候已到,于是沉吟着说道:“是啊,这个打法不是长久之计,可恨那哈立德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我们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毕力格不由得又心焦起来,他狠狠一拍大腿,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说道:“如今,我们不能如此空耗下去了,不如这样,你自领本部得力的人,再去试探一次,看看能不能找机会潜进堡内,我在正面攻打为你引开那些教徒,你看如何?”。
杜君献假装很为难,沉吟了一下说道:“可是哈喇赤将军的伤...。”。
毕力格立即说道:“哈喇赤受伤肯定是没办法动了,骑不得马,拉不开弓,我手边又抽不出其他人,今次只好你自领人去了。”。
杜君献等的就是这句话,但面上仍是犹豫为难地说道:“哎,以哈喇赤将军的神勇,也难免受箭矢伤痛之苦,看来今次我引军自去,也是难免再多添伤亡啊。”。
毕力格听他这话,心中也自有些愧疚,一来他敬重杜君献的智慧与能力,二来此次攻打这些堡寨,多亏了杜君献出谋划策,而且以后的战事,还得依赖杜君献的攻城战具。
但毕力格考虑到大军在此地已空耗多日,又担心杜君献推脱不去,于是赶忙连安慰带承诺地道:“哈哈哈,此次攻打这些堡寨,全靠杜大人协力,我一定会向殿下为杜大人请首功。
上次你和哈喇赤一起去,只有他带去的人损兵折将,而且自己还受了箭伤,而杜大人你却毫发无损,部下也没有什么折损,可见你统御有方啊,一定是受长生天庇佑之人,杜大人今次再去,定能助大军攻克此堡。”。
杜君献见时机成熟,想那毕利格也不会再有怀疑,于是就顺势答应下来。
走出军帐,杜君献立刻找来杜还、刘二、薛兴德三人,命他们速去准备必要的攻坚器具与其他应用之物。
入夜,陡峭的山崖上,杜君献带领着杜还三人以及二十多名精干的自家亲卫正在艰难的向山顶攀爬。
入秋的深夜,凛冽的山风呼啸着从众人耳边吹过,一阵凉意袭来,白日里的暑气顿时消去了一大半,也让众人本已经疲累多汗的身子感觉到一阵阵的爽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