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古称钱塘,秦时属会稽郡,隋时废郡为州,始设杭州。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杭州一跃而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三吴都会,靖康国变之后更成为大宋朝廷驻跸之地,绍兴年间废州开府,始称临安。
临安南邻钱塘江,自五代时起,不烦干戈,其民人富庶安乐。
风帆浪波穿梭于西子湖的烟波渺霭之间,又兼具凉堂画阁、高台危榭点缀于湖山之间,山湖胜景美不胜收,真如人间仙境一般。
此时正值初春,杭城内外繁花似锦、盛景空前。
丰豫门(1)内外游人摩肩接踵,仁美坊、中和坊、城隍庙一带直到中瓦子(2),这一路上道路两边各色店铺早早地便开了门迎接这熙熙攘攘的人群。
有卖北边山参土货的杂货店、药材铺子、瓷器铺、珠子铺、裁缝铺等各色店铺不一而足。
另有卖旧衣服的衣裳店、纸札店以及售卖彩帛绒线、香烛佛具、油酱食米、鱼肉鲞腊(3)等各色物品的铺面,至于贩卖小件货品的浮铺(4)更是多不胜计。
在这些店铺里,更要数专为行人剃剪和为妇人做头发的理容店铺最是受人青睐,只要是有手艺出众的师傅,店铺生意都是火的不得了。
官宦人家的夫人、侍女自不必说,就是妓馆的角妓(5)、清倌人也都是趋之若鹜,便是非要梳理个全新的堕马髻或是懒梳髻方才罢休。
普通人家的小娘子看得动心,也要请师傅修个流苏头或是同心髻方才肯走。
专卖笔墨纸砚和书画的笔画铺子里,自诩风流的士子和书生们迈着方步进进出出,有的大发感慨,有的驻足品赏,仿佛个个都是王右军(6)再世、吴道玄(7)重生一般。
这一路上的各色店铺似是开了个水陆全堂的道场法会,门口的伙计都竞着嗓子的招揽顾客。
街边的小吃摊子更像是开了个通街的长席,一个接着一个,干果蜜饯、肉脯鸭烩、蒸鱼熏兔、各色时令鲜果子一应俱全、无所不有。
游人只是往跟前那么一站,立时便有殷勤的小厮搬过一个方杌子(8)招待客人坐下。
接着便是先上来一壶不要钱的药茶,提神爽口,一保食客胃口大开。
酒品更是琳琅满目,甚或是不合时令的酒品也有贩卖,米酒、麦酒、梅酒、各色烧酒、黄酒、屠苏(9)一应俱全,碧香、龙游、思堂春(10)这些个酒品亦是到处都有贩卖的。
道路两边酒楼、茶社、歌馆、妓院更是多不胜数。
有些酒楼、茶社下更是当街开铺售卖玉屑糕、琥珀蜜、薤花茄儿、七宝素粥、鞭蓉饼这些糕点小吃和茶果速食。
另有摊点商铺里贩卖细画绢扇、黄草帐子、异巧香袋儿、木樨香数珠、五彩花灯和剪纸花样、木偶面具这等玩物。
来游春的人只要是带着小娃的,俱都是舍得掏钱给自家的孩子买个玩意来耍,一来孩子高兴,二来小娃子不住的闹着要,大人也只好花钱买个安静罢了。
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子里更是热闹喧杂,路两边各搭了好些个席棚,内里都是些说书、小唱、相扑、傀儡、说经、打谜的场子。
路北有个席棚上挂牌清音,却是清音社的舞戏班子在唱台作戏,和它相对的路南则是挂牌乔三教的舞戏班子,两个舞社似是在打对台,驻足观看的人群不时地发出山呼般的喝彩声。
而与这一切繁华喧嚣极不相称的是自丰豫门外走来的一行人。
这些人俱都是骑着高头健马,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同的是,这一行人都是满面风霜之色,一望便知是远途跋涉而来。
当先一人面黄高瘦,自带着一股儒雅之气,但细观之,则有冰霜之色,来人正是杜君献。
看着临安的繁华盛景,杜君献心中唏嘘之感油然自起,他勒了勒缰绳,转头对身边的杜还道:“还叔,我们这些时日,风沙劳苦自不必说,而今又回到这锦绣繁华之地,当真恍如梦幻一般啊。”。
杜还眯着眼睛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道:“可惜啊,也不知道这些人尚能享受这等繁华多久啊,今日情状,比之当初靖康国难之前的东京何其相像啊!
如今,强盛之如当初的大金都已经为蒙古所灭,想来蒙古大举攻宋之期已经为时不远了。
而这些杀才如此浑浑噩噩,且不知大难将至,我等远赴异域不毛之地,身历刀剑加身之险,现在想想却是所为何来啊!”。
此时,薛兴德、刘二等人却并未听到杜君献与杜还的对话,几经艰险回到临安的众亲卫都是喜不自胜。
薛兴德正与一众亲卫有说有笑,而刘二却正与卢老三并辔而行,二人也是调笑不断,只是二人方才还笑闹着,但转瞬就不知因为何事争持起来。
只见卢老三面红耳赤地道:“二哥你这话就不中听了,不就是炒蟹嘛,御街那边难道就众安桥的春风楼一家做的好么?
且不说中和楼、日新楼这些大馆子,就是小酒楼也是做的一等一的好手艺家。
我前年在太和楼吃的全蟹宴,光是看盘(11)就有四个,嘿!那席面排场,就算是官家摆宴也就那般场面了吧!
大瓦子里和积善坊中席面比这大的多的是吧?鹅鸭排蒸荔枝腰子、酒炙肚胘、入炉羊头签、葱泼兔这些个菜式也有做的,更别提炒蟹了。”。
刘二嘲笑道:“呲!你这厮,一提起吃食就管不住自己了,就你见过大场面?
二爷我告诉你,有一年我回来办事,在丰豫门,当时也是这个时节,一路的沿街长席,从敦睦坊一直摆到涌金池。
过了涌金池到丰豫门码头,全是彩戏班子,还有大食和波斯来的杂耍班子,光是大象就有三头。
当时我就在丰豫门码头上,当时西子湖里的画舫全被包下来了,画舫里全是各大班子的妓子在招待来客,还有清倌人陪着唱曲助兴。
当时那场面,我以为是哪个宰执亲王做寿,再不济许是当朝哪个平章(12)家的夫人封了诰命,结果一打听,却是一家叫做丰德盛的商号开张。
当时办完事情,想着喝杯酒去,结果连丰豫门外的丰乐楼(13)都被包下了。
进了丰乐楼,本来看着都被包了,转身想走,结果硬是被店家留下来。
说是今日丰德盛的大掌柜说凡是来丰乐楼的宾客,菜点、茶酒、听曲全免,都算在丰德盛的账面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