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平都这个小城里的人们每天都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和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相比,这个小城里的生活节奏要慢了很多,可是这两天,这个小城里的人们要活跃了很多,干净的街道上,洒水车一遍遍的穿梭,尤其是平都毛巾厂门前的那条马路,一尘不染,门前的大铁门重新粉刷了一遍,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上面挂着的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写着平都毛巾厂的油漆脱落的白色木牌,而是用不锈钢写就的洁美毛巾厂五个大字,厂子里的环境也焕然一新,堆积在一起的垃圾被扫进了垃圾车,厂房刷了漆,办公室换了新的标志牌。
平都毛巾厂的五十多个职工穿着崭新的后面印着洁美两个大字的新式工作服,喜洋洋的坐在广场里,毒烈的太阳照在身上,这群久经打磨的汉子和女人竟然没有任何的不适,脸上带着发自心底地欢笑。
穿着长袖雪纺衫,黑色包臀裙的石惠正站在台子上面指挥着下面的人把椅子和桌牌摆好,性感的小脚上是一双十厘米的细高跟鞋,露在外面的脚趾上涂着亮色的指甲油,性感诱人,踏在水泥台子上发出哒哒的声音,看着一个毛手毛脚的男人将桌牌摆错,石惠那漂亮的眉毛轻轻挑了一下,将桌牌换回来,樱桃秀嘴轻轻打开,用那美妙的声音呵斥了男人几句,石惠的声音并没有给男人带来一丝享受,唯唯诺诺的应了应声,带着十二分的小心继续工作。
林浩靠在墙角看着女王一般指挥着别人的石惠,这个女人做秘书有些可惜了,也许可以给她加加担子,不过,林浩不打算过多的插手洁美毛巾厂的事情,只有经历过最初的磨难,刘菁才能更好的成长起来,在自己以后的布局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平都毛巾厂门口的大路上突然驶来一辆白色警车,一个青年警察从车上下来,跑到主席台跟石惠说了几句话,石惠迈着步子向刘菁的办公室走去。
虽然还没有签订合同,刘菁已经开始接手了毛巾厂的工作,原来的厂长办公室被她改为经理办公室,听到姜淞儒已经在来毛巾厂的路上,刘菁领着毛巾厂的赶到大门外,迎接领导们的到来。
庞大的车队从马路上驶过来,前面是交通局的两辆白色摩托车开道,车队在毛巾厂职工面前停下,平都县的常委们簇拥着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淞儒和市委组织部长欧昭田走过来。
“姜部长,欧部长,这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起洁美集团的刘菁刘总。”县委书记龙平将刘菁介绍给姜淞儒和欧昭田。
“姜书记,您好。”刘菁微笑着和姜淞儒握了握手。
“你好,小刘。”看清刘菁的那一刻,姜淞儒愣了片刻,虽然秘书此前就已经向他提起这位洁美集团的刘总很年轻,可他还是很难想象竟然会是一个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人,而这还是刘菁刻意将自己打扮的更加成熟的缘故,但也只是有些讶然而已,在省会济城那个充溢着权利和欲望的城市,姜淞儒见过很多刘菁这样的女人。
姜淞儒的目光转向刘菁身后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握着那位老人的手臂,姜淞儒的脸上带着一丝敬意“三叔,这大热天的,您怎么出来了?”这是他很尊敬的一个老人,那批看着他长大的老人只剩下这位叫做三叔的了“我不是说过了吗,不要搞这些形式主义,我就是回来看看,怎么能让乡亲们为了我一个人受罪呢?”姜淞儒不满的看着身边的龙平,龙平被姜淞儒那身上的威严吓得冷汗都冒了出来。
“小四啊,你不要责备别人,这都是我们自愿的,大家都感激你为厂子做的事情,刘总把大家都留下了,还要加工资呢。”那位被称为三叔的老人拍了拍姜淞儒的手臂,眼里满是欣慰,这位被姜部长称为三叔的人叫做宁仓伯,是平都毛巾厂的老人,是姜淞儒的父辈,之前的厂长,对于姜淞儒有着提携之恩,平都毛巾厂的混乱也是从他口中知道的。
一群人拥着姜淞儒和欧昭田走向主席台,在姜淞儒和欧昭田分别讲话之后,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刘菁和龙平交换了合约。
刘菁在随后就洁美毛巾厂接下来两年的工作,职工的待遇发表了讲话,并宣布会成立由毛巾厂退休老干部和职工选举产生的毛巾厂监督委员会,监督毛巾厂的资金流动,采购和生产,营销环节,避免质量下降,以次充好的发生。
签约仪式结束之后,姜淞儒在县委招待所会见了刘菁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会谈,谁也不知道两个人谈了什么,但是在姜淞儒离开黄门的第二天,中国银行平都支行的行长亲自会见了刘菁并向洁美集团提供了两百万的无息贷款。
在洁美集团收购平都毛巾厂签约仪式两天之后,位于东大街的联民超市也开门营业,林浩将后世流行的超市规划直接搬到自家超市上来,分区域规划的超市看起来干净利落,烟酒,饮料,食品,生活用品,家居,分门别类,错落有致,林浩家前期投资的那些钱并不足与摆满货架,是林志雄走了关系从银行里贷了一笔钱,才将稀稀落落的货架摆满。
在每个区域的上面都有一块标示牌,写着下面东西是什么,每两个或三个区域都有一个售货员负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