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注意力集中到殖民地马车上。
“双辕车。”
“一辆可以盖殖民地中心的马车。”
“没有任何攻击能力,移动速度缓慢,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不可以被训练。”
“只能从工业时代的卡片中获得第二辆。”
······
朱简堂仔细的阅读了一下关于双辕车建造殖民地中心的说明。
重点在于它的施工要求。
“殖民地中心:”
“用于训练村民的建筑物,不可以被村民及探险家建造。只能通过工业时代的第二辆双辕车来建造。”
“殖民地中心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和攻击范围。可供一定数量的军事单位驻守,增强防御力。”
“殖民地中心被摧毁不会影响殖民地除训练村民之外的其他活动。”
“需要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0厘米的100米X100米空地。”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水中。”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坡度大于10度的坡地上。”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沼泽中。”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流沙中。”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大树上。”
“殖民地中心不能建造在人造建筑物上。”
朱简堂左瞅瞅右瞧瞧,发现自己现在的位置没办法展开双辕车。
脚下是一个面向北方的山坡,坡度远远大过了十度。地面也算不得平整,有很多暴雨冲出来的沟沟坎坎。往左往右,不出二十米,稀稀拉拉的生长着高大的乔木——绝对的展开不了殖民地。
朱简堂打算把马车拉到山下的平地去,于是打开天书看看地图。结果发现山坡下面的平原具体如何根本看不清。
天书能直接显示出来的,只有探险家,建筑物和训练单位的视野,超出大家视线的东西,看不到。
地图中最明亮最清晰的地方就是朱简堂脚下的一小块地,远一些就会变得模糊起来。到了视野的边缘,几乎只能大致的看清楚山脉的形状。视线被大山挡住的地方,是一片彻彻底底的黑暗。
老朱歪着脑袋想了想,后世在寻找建家地点的时候,自己脚下的小山似乎是个平顶的。
上去看看。
朱简堂三步并作两步,很快爬上了山顶。
果然是一片平地!
山顶不算大,南北长约六百米,东西宽大概四百五十米,大致成筝样盾牌形。树,稀稀拉拉没几颗;草,长得也不算高;地,倒是挺平溜。绕着山顶走一圈,发现西南东三个山坡都比较陡峭。陡峭的山坡之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一直延伸到西边大山下的河边。从空中看过去,像一口倒扣在草原上的平底锅。从植被分布来看,恰是地方支持中央。
拉着挽马的缰绳,废了牛劲将双辕车拉到了山坡顶端。
“展开殖民地马车。”朱简堂下达了本时空第一个命令。
“请为殖民地命名。”
殖民地当然是要有名字的。
这年头,新世界的殖民地流行以“新”+老欧洲名字或者“圣”+老欧洲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无论大小,皆是如此。比方说,后世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她独立前的名字便叫作“新西班牙”;南边一点的加勒比海地区,被称之为新格林纳达;美国东北部地区,又称之为新英格兰;新英格兰的新罕布尔州,意思是新的汉普郡(英国英格兰南部沿海的郡);纽约,原本的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荷兰人建起来的,1664年,被可恶的英国人抢走,变成了新约克——也就是纽约。
或者又是和上帝能扯上些关系——比方说一大票以“sn”开头的城市: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圣地亚哥(古巴),圣路易斯之类。
按照这个说法,朱简堂应该以“新”+家“辽”作为殖民地的名字。
辽省辽市辽县辽乡辽沟村人人嘛。
但是以“辽”为名,似乎有点小气。
正合计着,天书上突然冒出一排排墨色大字,占满整个界面。它们慢慢的浮现,又慢慢的消逝,像是在不停的告诫朱简堂。
↑返回顶部↑